<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点亮“党建红” 蹚出“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3-01-13 08:33
        摘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兴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兴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新丰村的村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年乡村振兴带来的诸多变化。平坦整洁、花香四溢的村间小路;大型农机田间作业的现代化农耕;彻夜建设的村合作社稻米加工厂;驻村第一书记代言的精品稻米亮相农展会……这一桩桩喜人的变化,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更看到了致富奔小康信心和希望。

        支部“有力度”,发展“加速度”

        昔日的新丰村,由于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好,村集体经济连年赤字,民心散、家底薄、村容乱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新丰村也上了集体经济软弱涣散村”的标签。为了彻底改变村的涣散面貌,2021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档案馆与新丰村结成乡村振兴对帮扶单位,并选派一名处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面开展村党组织建设和振兴帮扶工作。市档案馆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全力实施“党建+”扶,以抓好村党组织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加速跑。面对新丰只有一名副书记主持工作村委会班子配备不健全的现状,驻村第一书记义不容辞地勇担重任,主动配合副书记,承担起村务管理、综合治理、信访治保等各项工作。从抓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入手,组织建立和完善村级党组织制度10余项;建立起管理科学规范、档案门类齐全的村级档案室;组织党员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积极推动在年轻农民中发展新党员;申请单位为村委会捐赠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组织协调防护服、消毒液、酒精等大批防疫物资,全力支援村疫情防控;为村图书室申请农业科普图书300余册,全力助推乡村文化共建;主抓“美丽乡村”宜居工程,积极协调争取水库移民专项资金,组织实施的新丰村路桥、水渠、涵洞系列惠民工程陆续竣工,村容村貌大变样;扎实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成帮扶产业项目落地……“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振兴”,在支部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努力实践下,新丰村用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工作实绩,全力以赴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脑筋“活起来”,难题攻下来

        2019年,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新丰村成立了北方粳稻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中心为了扩大水稻试验田规模,与新丰村村委会签订了“农田租用协议”,数十户村民出租了农田。期间,由于国家水稻试验项目受外界因素影响中断,村民出租的土地面临着租金损失的风险。村民找到村委会反映情况,要求村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我们一定想办法、找出路,坚决不能让农户遭受经济损失!”驻村第一书记一面安抚村民,一面组织村委会班子专题研究解决对策。“这是国家研究中心违约在先,村里没有责任,我建议上报镇里研究处理”“户数太多了,村里管不过来,干脆让农户自己消化解决吧”,看到大家意见不尽相同。驻村第一书记带头表态:“问题不上交、不下推、不积压,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说干就干,他带领着村干部迅速展开“撒网式”外联,利用人脉、网络牵线搭桥联系周边种植大户,协商土地租种。终于,在村委会的大力协调运作下,由村合作社牵头,与龙潭区李大姐速冻玉米公司签订了“粘玉米种植冷冻库”项目,原来村民的水田地集中改造为旱田地,统一租种粘玉米。农户们的土地租金不但没有遭受损失,而且后续跟进筹建的“粘玉米种植冷冻库”项目还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带来可观的效益。

        产业“立得住”,集体“奔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关键。天北镇是农业大镇,优质稻米年产量较高,但一直以来却因为没有本地稻米加工厂,而被批量发往外地加工,消耗人力物力,成本损耗较大。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丰村作为国家在我省设立的唯一一个北方粳稻试验示范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稻米种植产业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022年,市档案馆领导班子先后数次深入新丰村,座谈调研谋划协商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确定了以“绿色稻米种植、深加工及现代化农业生产”为投资方向的产业项目规划。针对有效解决“本地稻米加工”的难题,市档案馆积极协助村委会,协调争取到蛟河市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70万元,努力促成新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投资入股16.5万元,全力推进实施“新丰村稻米深加工”项目。随着入冬第一场雪,新丰村稻米加工厂隆隆的机器轰响,附近村屯的30万斤水稻被送进崭新的流水线,生产出成品大米15万斤。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大米销售收入50余万元。在调研座谈中,了解到村里每年玉米收割期人工紧张、农机租赁紧俏等实际问题,市档案馆又多方协调争取到吉林市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衔接资金15万元,组织实施了“新丰村农机采购项目”,为村集体购置了玉米收割机、农药喷洒无人机等大型农机。“咱村也有新农机了,再也不用花高价抢租设备了。”村民们欣喜地奔走相告。春耕时,无人机在空中向农作物喷洒农药作业;秋收季,收割机在广袤无垠的玉米地里进行机械化收割,农机采购项目为助力新丰村现代化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能。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在希望的田野上,驻村工作队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俯下身来一心一意地解决村民的愁事、难事,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生活美起来,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丽答卷。

        信息来源:吉林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