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如您在提案中建议,亟须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营商环境新发展格局,这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
一、针对您提出的革新营商理念,构建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工作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共吉林市委 吉林市人民政府印发《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吉市发〔2020〕 7号)、中共吉林市委办公室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21年吉林市营商环境“进升年”实施方案》(吉市办发〔2021〕6 号),以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加快打造低成本、高效率、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围绕优化市场、政务、要素、人才、法治、开放“六大环境”制定100条措施,其中优化市场环境从企业开办、纳税、用地等方面制定了21条措施,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制定《2022年吉林市营商环境“跃升年”实施方案》,细化形成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特色的33项指标跃升任务,划分由17个指标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实施推进;目前方案正在审议定稿阶段。学习《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12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北京市营造更加高效的投资建设环境》《北京市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先进做法,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补短板、强弱项,形成一批更具普遍性、体现吉林市特点的创新做法。
(二)在政商之间建立更为紧密深度地互动融合机制。建立常态化企业家沟通制度,搭建市级领导与企业家交
流服务平台,切实发挥“四上企业”微信群作用;常态化开展“红色孵化器”助企纾困、千名专家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二、针对您提出的畅通营商机制,构建以需求和痛点为中心的营商互动体系的建议
(一)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提高银企对接效率。一是全力打造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银、企三方信用、数据资源,建立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融资需求申请,目前共入驻金融机构36家,发布金融产品353种,收集录入税务、不动产等13个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信息25000余条,注册企业突破9300户,撮合贷款突破2000笔,贷款金额突破190亿元。二是发挥吉林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站式融资服务功能。作为产融平台线下功能的延伸,目前已入驻8家银行及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服务公司等多家中介机构,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业务咨询办理,下一步将协调各金融机构接入专线,为企业办理更多融资业务。三是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上半年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线上银企对接活动15场,参会企业350余户,涉及融资需求项目138项,融资需求金额99.7亿元,与国网吉林供电公司联合开展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电e金服”线上融资促进会已在吉林晚报、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发挥财政资金效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发挥吉林市应急周转金政策性资金优势,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过桥倒贷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已完成29笔应急周转资金申请,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5.7亿元,初步估算可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00万元。二是加快重启“助保金池”贷款业务,以政府铺底资金池作为贷款增信方式,放大资金池规模效应,降低企业抵押物打折率,为企业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
(三)实施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行动。围绕我市旅游文化、精细化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等六大产业集群,利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引进100名左右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大力引进入选国家“两院院士”、国家重点联系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白山人才工程”特聘杰出领军人才、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外籍专家,给予安家补贴、项目资金资助、创业贴
息、个税奖励、提供创业场所等支持。对引才工作贡献突出的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搭建信息共建共享平台。
1.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调,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
2.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着力从整合科创资源开放、推动与重点高校、重点企业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信息情报专班、联合培养科技特派员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升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3.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策信息。充分利用市政府网站,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深入挖掘宣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改革成效、创新举措等信息,保证企业对政策的知情权。一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吉林市惠企惠民政策手册专题”发布各类惠企政策,目前已累计发布营商环境政策108条、创新创业政策30条、乡村振兴政策23条、社会民生政策210条、减税降费政策70条;二是充分运用“市政府门户网站营商环境之窗板块”,准确传递营商环境信息,2021年累计发布47篇营商环境动态信息。
(五)推出线上科创云平台+线下科创中心的O2O服务。为进一步方便全市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顺利开展,减轻科技企业、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双创”活力,调动科技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线上科创云大数据平台上建有政策资讯、项目管理、专家评审、科技奖补、成果交易、创新积分、科技数据、知识产权、科技查新等功能模块,平台可以实现科技项目的全流程在线管理功能,科研人员可随时进行项目申报,不受时间限制。线下吉林科创中心,与科创云平台实现了有效衔接和互补,为进一步提升科创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动员省科企技术转移转化研究院公司等单位,集成相关科技资源,谋划组建了吉林科服集团,面向全省推广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
三、针对您提出的弘扬营商文化,构建以品牌化、大发展为导向的营商高地的建议
(一)积极打造质量品牌,推进商业文化建设。
1.传承和弘扬商业历史文化,做大做强老字号企业。
一是积极推荐申报“吉林老字号”。按照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老字号”品牌认定的通知》和《吉林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暂行)要求,组织开展第五批“吉林老字号”申报工作,我市共2家获评“吉林老字号”称号。二是组织开展第五批“吉林市老字号”评选工作。通过网络评选,访问量达到25.8万余人,共计参与投票18.6万余张。按照材料审核、实地踏查、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和公示认定,评选出10户“吉林市老字号”企业。通过老字号评选活动,支持老字号商贸企业发展壮大,打造我市地域特色品牌,营造城市商业新亮点,促进了我市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我市独有的商业文化。
2.搭建对口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推介名特优地产品。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吉林市与温州市对口交流合作的决策部署,扩大吉林市名特优地产品在江浙沪地区的影响,自2017年起,每年召集我市名特优地产品企业前往温州参加对口合作展洽会,参展产品涵盖大米、杂粮、菌类、酒类、乌拉草制品、蜂蜜制品、人参、鹿茸等百余种名特优产品。在2020年展会期间,现场销售额达成158万元,我市参展企业与温州30余家采购商签订采购协议2100万元,初步达成采购意向1.6亿元,其中吉林老爷岭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温州泰顺县山友食品有限公司签订1200余万元的粮食交易合同,起到了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3.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餐饮文化,打造“吉林味道”。组织吉林市烹饪协会的专家和吉林市城建学校烹饪专业的老师,收集整理各种历史资料,走访多家企业,拜访吉菜传承人,编撰“吉林市文化兴商丛书”之《吉林市味道》,并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吉林市味道》为我市餐饮行业发展,“吉菜”品牌培育,
打造“吉林味道”,提高“吉菜”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深入挖掘特色产业,提升品牌质量总体水平。聚焦“吉林省质量奖”“吉致吉品”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我市特色产业,向装备制造、医药、石化、农业、特色旅游和服务业等行业倾斜,加大对企业指导培育力度,扩大推荐参评企业领域和数量,同时引导在质量管理、科技创新与综合效益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企业,增强争创质量品牌的意识,提升我市品牌质量总体水平。2021年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获得“吉林省质量奖”,吉林东福米业等五户农产品企业获得“吉致吉品”品牌称号。
(二)加强诚信宣传,营造商贸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1.积极拓展诚信宣传范围,精心策划组织诚信系列活动。
一是诚信宣传走进商场。以首届“吉林市吉温对口合作展洽会”为契机,制作“企业诚信倡议书”,现场发放200余份;制作宣传海报、标语12条,现场LED大屏幕滚动播放;与参展商现场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让商家诚信经营、守信参展。二是诚信宣传走进机关。将《国家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编入《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汇编》,增强党员干部诚实守信意识;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让广大市民了解信用记录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三是诚信宣传走进企业。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主动到企业宣传诚信经营的要义,与企业签订诚信经营承诺。有三个行业近350余户企业签订了承诺书,进一步营造我市商贸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积极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进行分级分类监管,我市已累计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水电燃气等12类特定信用信息、黑名单、异常经营信息等公共信用信息2.18亿条,并持续按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和《吉林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第一批)》归集各类信用信息,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同时,依托省信用服务平台公共评价系统对全市7.3万户市场主体开展信用评价,综合评价得出信用风险等级低,信用优秀的A级企业155户,信用等级较差的D级企业9586户,将评价结果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送给各部门作为分级分类监管参考依据。同时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到日常监管中,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开展差别化的信用监管。
(三)以为商贸企业办实事为最终落脚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吉林省、吉林市促进商务经济恢复发展政策汇编》、《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等相关惠企政策带到企业,有针对性地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为东北亚批发市场、吉林炭素有限公司、吉林华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资金申报政策解答和指导;帮助双湖商贸公司化解税务信用等级带来的融资贷款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积极争取助企政策。向上争取涉疫地区保供补助资金、争取外贸企业补贴资金、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应对风险、做好服务外包企业上争资金准备、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22]15号)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减免商贸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租金。通过与欧亚综合体等20余户大型商贸企业、综合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沟通,为近1000户住企个体商户减免租金;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争取更大的信贷支持力度,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云端交易助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外贸企业
参加省商务厅综合服务平台对接会,支持企业通过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外贸业务,拓宽销售渠道。
(四)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大力弘扬商贸领域企业家精神
2022年1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要求,为了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发挥表率的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增强商贸行业企业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鼓励商贸行业企业家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全市商贸行业优秀企业家活动。经各县(市)区、开发区推荐上报,专家评审,市商务局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对赵欣等30名商贸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表彰,通过此次表彰,
激发了商贸行业企业干事创业热情。
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