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情系脱贫攻坚
——朱爱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在溪河镇松凤村提起朱爱玲,村民都会夸赞有佳。在当地贫困户心里,朱爱玲就是他们的贴心人儿。一个返乡创业的女大学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许。
一、从都市白领到乡村猪倌
见到朱爱玲时,她正忙着给小猪打针,看着她娴熟的技术,谁也无法想象两年前的她还是一个工作在职场的白领。朱爱玲2017年毕业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毕业后选择去南方自主创业。做起了服装生意,月收入1万块钱以上,然而当她不断从媒体,从父亲的口中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后,回乡创业的想法越来越强。宁恋家乡一捻土,不恋他乡万两金。她毅然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选择了回乡创业,成为了地地道道的猪倌。短短两年的时间,朱爱玲经营的养猪场有声有色,乡亲们在她的带动下,也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她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7年第四季度创新创业“江城好人”、“吉林市十佳新乡贤示范标兵”,2018年朱爱玲被授予吉林市三八红旗手,2019年11月被吉林市评为江城杰出经济女性等一系列荣誉。
刚接手父亲经营的众邦源牧业有限公司和生猪养殖合作社,从商界白领到猪圈里的猪倌,朱爱玲对身份的转变,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艰苦的环境中,要适应起来还是非常的困难。“天天在圈里面待着,然后就是那股浑身臭味的感觉让人想呕吐,那个时候很想打退堂鼓”。养猪场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劳动。让回乡初期的朱爱玲感到茫然,在最无助时,父亲的鼓励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力量。她放下所有的包袱,在猪圈里摸爬滚打了三个多月,从给母猪接生到给小猪剪脐带,从清理粪便到添加饲料,朱爱玲亲力亲为,用辛苦的劳动和坚强的毅力证明了自己。身心融入才能做好事业,决不能违背自己的初衷,从母猪接生这一块开始尝试,然后伺候小猪,有的时候凌晨一两点母猪就是还在待产,朱爱玲就一直得看着它。就这样,朱爱玲一面在实践中总结养出经验,一面四处“充电取经”。还尝试将生猪在网上销售,起初很多受员觉得年轻的朱爱玲,有些不切实际,然而不到三个月,一位贵州的商贩来到了合作社,收购了一大批仔猪,这给朱爱玲增强了极大的信心,让她突然觉得一下好像就有了突破,感觉挺有成就感。
二、把贫困户冷暖记挂心间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是朱爱玲回乡创业的最大愿望。2017年4月,朱爱玲参加了溪河镇脱贫攻坚大会,给她的感触很深,作为一家企业,不但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企业,扶贫济困,义不容辞。会后,朱爱玲主动找到镇领导,表示愿意和镇村一道承担脱贫攻坚任务,并将溪河镇松凤、沿江、溪浪口等三个村68户158人纳入到众邦源生猪养殖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脱贫。2017年底,合作社共为贫困户分红46000元,户均增收680元,拿到分红钱,看到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朱爱玲心里特别安慰。贫困户赵玉章在朱爱玲的养殖场厂打工,又多了一份收入,一年挣两三万块钱,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据了解,2017年、2018年是养猪行业低迷期,收益不好,但朱爱玲没有和大家说困难,依然是按照标准给贫困户分红。朱爱玲说企业亏点没啥,不能让贫困户寒心,这就是朱爱玲对脱贫攻坚的毫无保留和鼎力支持。今年,朱爱玲还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向平安镇永生村扶贫项目捐赠股金,保证未脱贫户如期脱贫。
每年中秋节,朱爱玲都会自己驾车到吉林市福源馆购买月饼,并将月饼逐户送到贫困户手中。一圈送下来,天都快黑了。每次从贫困户家出来,他们都站在门口望着她,直至在视线里看不着儿。一点点的付出,换来他们从心底的感激。贫困户杨晓静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秋天秋收的时候,由于自己身患残疾,母亲年纪又大,家里没有其他劳动力,只好自己拖着身子在地里扒苞米,朱爱玲碰到后二话没说,帮他一起秋收。贫困户伊凤芝老人一个人生活,朱爱玲经常利用不忙的时候去老人家里,帮着收拾屋子,洗洗衣服,陪老人聊天。现在,朱爱玲要是几天不去,老人逢人就念叨:爱玲这孩子怎么不来看我呢,连个说话的人儿都没有……所有贫困户朱爱玲都能叫上他们的名字,每年都会去他们家走几次,看看他们生活状况,有什么困难没有,俨然成为他们的亲人一样。
众邦源牧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凤凰山下,宛若一个可以亲近自然的“度假村”,让人无法和脏乱差的养猪场联系到一起。为了真正实现绿色养殖,朱爱玲从循环农业上着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分污处理工程,实现了现代化管理。说到未来,朱爱玲自信满满,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依托众邦源产业基础,着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打造品牌农业。让绿色无公害的众邦源品牌生猪、品牌猪肉走进百姓生活,实现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目标,带动更多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