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沉陷区里绽放幸福之花
——徐崇友同志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徐崇友,1973年3月出生,1993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吉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处处长、蛟河市奶子山街建设村第一书记。近五年来,徐崇友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忘我工作,勤勤恳恳,舍小家,顾大家,不断推动建设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使处于采煤沉陷区的省级贫困村绽放出幸福之花。
一、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不断推动贫困村面貌发生改变
2016年1月,当组织安排他到蛟河市奶子山街建设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时,他二话不说,欣然前往。他始终牢记组织的嘱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初到建设村,他一片茫然:破旧的砖土房,泥泞的村土路,贫困无助的村民。村集体没有实体经济,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脱贫工作极其艰巨,为彻底打羸扶贫工作的翻身仗,他带领村干部深入每个贫困户口家中,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村里实际,制订了科学扶贫谋划。一是加强村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贫困村硬件水平。5年来,他积极协调资金70余万元,修建入村水泥中1200延长米,疏通河道3000延长米,铺设村屯砂石路1000延长米,建设彩钢围栏500延长米,为村部更换了断桥铝窗户,做好外墙保温,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和办公桌椅,极大地提升了村屯的硬件水平,美化了环境。二是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位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通过争取各方支持,协调资金16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10000平方米的地面光伏电站、一座2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电站和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年出栏15万只肉鸡的自动化养殖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25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引进资金400多万元,推动建设4栋共5000多平方米的自动化肉鸡养殖二期项目,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增加收益3万元,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同时,可为村民提供长期固定就业岗位10个,阶段性就业岗位500余个,很大程度了缓解了村民就近就业的压力。
二、牢记使命,综合施策,贫困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变化
脱贫攻坚,解决好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是关键。为此,他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贫困户的不断变化。一是解决好贫困户的思想问题。脱贫致富,思想是关键。不断通过政策宣讲、思想教育、入户走访、春节慰问、重要节日慰问、党员谈心谈话、“七一”走访慰问和“五星”评定等方式,不断促进贫困户和贫困党员的思想转变。几年来,他共完成走访贫困户及村民2500余户次,走访贫困学生100余次,走访贫困党员200余次。使贫困户从曾经的被动接受,到现在主动参与,思想有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转变,渐渐地贫困户的院整洁了,窗户亮了,屋子干净了,行动也积极了。二是切合实际,因户施策,不断提升贫困户增收水平。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发展庭院养殖、庭院种植、介绍就业、发展特色产业、卫生责任区等形式,增强贫困户主动参与增收致富的行动中来,不断提升自身增收的能力水平。5年来,共有130余户参与到庭院养殖中来,养殖笨鸡近4000只,30余户发展庭院种植,30余人次就业,户年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贫困户年收入从建档立卡时的人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元,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3.46%减少到现在的0.82%。三是积极推动解决全村住房问题,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建设村地处采煤沉陷区红线范围内,住房安全隐患十分严重,这也是村民多年来的期盼。为此,他积极与上级协调,推动整村搬迁。经过不懈努力,于2019年底完成了全村225户村民的搬迁工作,发放搬迁补偿款近2000万元无一差错,村民全部进入城市生活,全体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忠实履行职责,舍小家为大家,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5年来,他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舍小家为大家,完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一是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自2016年3月驻村以来,他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吃住在村,每年驻村都在200天以上。驻村期间,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抓好村班子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积极解决好贫困户和村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搞好脱贫攻坚调查摸底、政策宣讲,提升贫困户和村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二是克服家庭困难,舍小家为大家。2016年刚开始驻村扶贫时,孩子才刚刚上一年级,夫妻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亟需要父亲的照顾和关爱,但是,当局领导找到他,交给他扶贫任务的时候,他却没有向组织和领导提出任何要求,欣然地接受了组织赋予的任务。妻子听说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叮嘱他说,你就安心的干好工作吧,家里有我呢,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的。就这样,他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决心毅然踏上了脱贫攻坚的道路,一干就是5年,这5年他亏欠妻子和孩子实在太多了,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全身心扑在脱贫工作上。妻子因需要扛起家庭的重担,压力过大,患上了重度抑郁症。而当年不知所事的女儿从一年级已经来到了可称学哥学姐的六年级,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如一地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面对妻子和孩子的亏欠,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当他看到贫困户和村民们住上干净整洁的楼房,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个个面带灿烂的笑容时,他也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