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吉林省惠企惠民政策手册

        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市加快推进“只跑一次”改革 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件号 吉市发〔2018〕7号
          发文部门 中共吉林市委 吉林市人民政府
          原文链接 http://xxgk.bjxrth.com/szf/gkml_5485/201808/t20180822_472761.html
          咨询电话 0432-62048676
          邮箱
        •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室,市政府各委、办、局和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 

            现将《吉林市加快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吉林市委

            吉林市人民政府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4月19日

            吉林市加快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会议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8〕6号)精神,全面深化吉林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效率型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以科学配权、规范限权、提效便民为主线,坚持问需于民、顶层设计,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对标先进、快速实施,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运用法治思维、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支撑和大数据平台,倒逼政府和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改善营商环境和政风民风,达到“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办事体验最佳”的效果,打造“放管服”改革“吉林版”。 

            (二)基本原则 

            ——全面实施,重点突破。市县乡村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从群众和企业关注度高、办件量大的事项入手,把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跨部门跨空间集成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等作为重中之重集中攻坚,选择工作基础好、启动快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率先推进,为全市改革作出示范引领。 

            ——上下联动,立体推进。以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办事“只跑一次”为目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市级部门以上率下,加强对下指导;各县(市)区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快出成效。 

            ——“两网”融合,提质提效。加快线上政务服务“一张网”和线下实体大厅网络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和部门内部管理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注重结合,持续创新。把“只跑一次”改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作为引领、推动其他各方面改革和建设的关键工程。敢于突破、小步快走,将创新贯穿于改革工作的始终,努力营造点上创新和面上活跃的良好局面。 

            ——于法有据,依法实施。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重大改革举措要同步考虑相关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通过法治凝聚改革共识、防范化解风险、巩固改革成果。 

            (三)工作目标 

            1.全面梳理“只跑一次”事项和“一件事”清单。“只跑一次”事项清单是指站在政府部门的角度,将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拆分至不可再分为止的事项清单;“一件事”清单是指从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角度,需要同时到1个或多个部门办理2项及以上关联事项构成的事项集成组清单。全面梳理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政府部门角度梳理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和部门内部管理事项清单;第二步,从群众和企业办事角度梳理“一件事”清单,并编制事项和“一件事”办事指南,比省政府要求提前提标分期分批公布实施。 

            2.加快推行“统一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服务模式。根据部门职能特点,打破窗口业务受理的专业性壁垒,分类组建综合窗口,实施“无差别全科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 

            3.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最具吉林市特色的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打造具有线上线下智能引导、智慧排队、智能自助、智慧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方便前后台工作人员工作,方便管理者对大厅服务管理,提升办事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实现管理者的智慧管理。 

            4.推行数据归集、共享、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发和利用,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交换体系,以数据共享促进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拓展移动端应用,开发手机APP,做到便民“零距离”。 

            (四)实施范围 

            市、县(市)区及其部门(单位)、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承担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省直部门(单位)。 

            二、主要任务 

            (一)权力归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系统集成的要求,变革权力运行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 

            1.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归集部门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及与之相关联的公共服务事项,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落实行政审批机构、编制和人员,构建“一位领导分管、一个处室履职、一枚印章审批”的行政审批模式,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归集部门、企事业单位依申请的公共服务事项进厅。(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4月底前完成) 

            2.统一受理、集成服务。按照“应纳尽纳,相关相近”原则,分类组建投资项目、商事登记、公安服务、交通运输、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等综合窗口,明确牵头部门,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市政公用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地税局配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5月20日前完成) 

            (二)权力归零 

            坚持法治化、公开化、标准化和电子化,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尤其要最大限度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努力将权力自由裁量权压缩到最小,通过系统集成把权力装进笼子,实现不规范权力归零。 

            1.实行清单目录管理。全面梳理“一件事”包含的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和部门内部管理事项清单,动态管理事项清单并及时公开。按照集成服务模式,编制公布到政府办事网上审批“零上门”、即来即办、网上预审、窗口受理快递送达四种“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和“一件事”清单,分期分批实施。(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市编办、市法制办配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7月底前完成) 

            2.推行审批管理全流程电子化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统一编制“一件事”“只跑一次”集成服务操作规程,明确事项名称、法律依据、审查标准、审批时限、办事清单、审查形式等,确定不重复申报“一张表格”和“一套材料”目录清单,中介机构服务要纳入流程管理,承诺完成时限,形成事项办理指南和“一件事”办理指南,实现审批流程和流程管理电子化。(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年底前完成)制定发布“只跑一次”改革地方标准,完善各项政务服务标准,以标准化促进行政审批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市质监局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完成) 

            (三)权力归民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权为民所用,让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使人民更有获得感。 

            1.强化政务服务。构建线上线下和市县乡村全方位、立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使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一是整合重构实体大厅服务网络,以“一个厅”为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提供服务为目标,加快全市各行业办事大厅整合。对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将分厅纳入本级政务大厅;对因场地条件限制无法整合的,设立政务大厅分厅,实行统一监管、统一考核、“无差异、均等化”服务。(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完成)二是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和实体大厅网络化建设,即时配套开发政务服务流程电子化系统,政务大厅与EMS协同实施快递双向寄送,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建立“只跑一次”网上评价、电子监察体系,规范网上办事行为。(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11月底前完成)三是不断优化完善乡镇(街道)及功能区的服务窗口和便民服务网点建设,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11月底前完成)四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打破不合理垄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竞争推动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市发改委负责统筹,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开发区配合,市软环境办负责监督检查,2018年5月底前完成) 

            2.强化群众监督。一是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事项数据库,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专线,形成覆盖全市链接政府各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惠民通”热线;畅通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实现投诉举报事项统一流转、统一查询、统一督办;发挥平台在解答群众和企业办事咨询中的作用,积极为群众提供电话、网络等多样化新媒体信息政策答询、社会管理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及办事群众的服务需求。(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各部门配合,2018年10月底前完成)二是构建行政审批服务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推行办件登记制,对办件进行全过程监督,若发现“同一人2次到同一窗口办同一事项”现象,及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问责。采取电子监察、现场督查指导、专项督查、邀请媒体记者和市民监督团跟踪蹲点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倒逼改革落地、服务提升。推行窗口服务第三方评估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市、县两级平台服务窗口进行持续动态跟踪评估。落实“只跑一次”改革主体责任,建立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18年未完成改革任务的给予直接降档。(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各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完成) 

            三、突破路径 

            立足“只跑一次”改革的任务要求,以法治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为引领,以数据共享体系建设为载体,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以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率先突破为路径,以点带面,撬动其他领域逐步改革创新,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夯实三大体系,确保整体推进 

            1.夯实运行体系。依托线上线下服务网络,打造“五个一”政务服务体系。即“一站导引”,建设“统一指引、统一咨询、统一入口、统一内容”的线上线下导引服务平台,提供精准指引服务;“一窗办结”,提供“一张表格”和不重复内容的“一套材料”,综合窗口无差别全科受理、分类审批、材料电子扫描自动分发、网上流转、协同办结、统一出件;“一网通办”,建设网上统一受理、协同办理、就近能办、全城通办的“一网通办”服务平台;“一端服务”,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法律援助、社保医保等贴近百姓生活领域,实现便民移动互联网应用;“一库共享”,按照“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的原则,统筹建设全市统一、逻辑清晰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完善数据汇集、共享、开发、利用、维护机制,运用大数据支撑,变“群众奔波”为“数据跑腿”。(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2.夯实支撑体系。一是建设全市政务云平台,为“只跑一次”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二是通过系统对接,加快打通市县之间、市直部门之间、市直部门与中省直部门之间系统壁垒,建立“一次填报、大家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形成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协同治理大系统;三是通过数据共享,加快制定数据串、数据仓、数据库等“数据共享”标准,系统梳理各部门数据供给与需求,初步建成办事材料共享库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确保数据权威,率先打造基础最扎实、归集最全面、与群众需求结合最密切、机制保障最到位的数据共享体系。(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 

            3.夯实制度体系。积极推进政府各部门职责、权力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明确主要审批职责部门,改变互为前置的多个部门审批制度,建立“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协办部门协调配合长效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流程、环节、操作的标准化制度建设,让各类服务有标准可依,使工作责任可跟踪、可追溯,强化服务过程的监督和考核。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协调机制建设,形成政府部门间、层级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市场主体间协同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和协调机制。(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 

            (二)突出六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实现重点突破 

            1.率先实现项目审批时间减半。一是继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全省统一的流程和环节,实施在线并联审批,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优化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完善投资项目并联容缺承诺审批机制,并探索推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等制度。在省级开发区、集中区、特色小镇等探索建立联合评审、联合勘测、施工图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区域性评价、承诺制等审批新模式。(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出台改革实施意见)二是建立并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模式。对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特定区域,加强规划环评宏观管理,科学实施项目准入环境标准,编制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以“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模式创新环评审批验收管理方式,切实解决当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7月出台试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工作方案)三是建立并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模式。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可落实的区域内,全面分析区域用能现状,提出一个时期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用能总量和煤碳消耗量等控制目标,明确与本区域产业规划相适应的节能措施和能效标准,编制区域节能报告,制定区域节能审查负面清单,实行分类管理,依法开展全过程监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环节进一步简化、节能审查流程进一步优化。(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出台全面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指导意见)四是推行“多规合一”模式。理顺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多规”关系,强化市县城市规划部门职责,切实做到所有的规划都由规划部门负责协调,统一规划各类用地性质,实现“一张图”办理,避免规划打架,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审批的效率。(市规划局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出台“多规合一”整体推进工作方案,年内全面铺开)五是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模式。统一规范区域地块投资项目建设相关标准,集成审批服务,通过实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让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市编办负责指导各级审批改革相关工作;市发改委负责指导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做好项目备案、信息推送等审批服务工作;市国土局负责指导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标准地”预设工作;市建委负责指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联合验收工作;市工信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市安监局、市经合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并指导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负责指导各级政务大厅实行“一窗受理”,2018年年底前力争首个项目落地) 

            2.率先打造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范本。由市国土局牵头,市房产局、市地税局参加,从整合业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数据实时共享入手,实施“统一窗口受理、后台并联办理、信息互联共享、互认办理结果”的工作新模式,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着力实施市国土局、市房产局、市地税局三方数据共享,取消纸质完税证明传递,实现部门间完税结果数据推送,税证合一;开展线上预审及微信自助缴费服务等。(市国土局牵头,市房产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7月底前完成) 

            3.率先建设“百万事项网上办”警务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公安”和大数据,打通民政婚姻登记和死亡注销、房屋产权登记、医院出生证明、人力社保证明等政务数据壁垒,建设“百万事项网上办”线上服务平台,颠覆传统警务服务模式和思维定式,对纳入平台能够实现“零上门”网上办结业务的,一律落实网上办理,彻底消灭复印件和纸质类材料,在手机端集成多项证明类、户籍类业务,实现一部手机就是一个服务窗口的工作目标,让“零跑动”在公安类业务率先实现。(市公安局牵头,市人社局、市房产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4.率先进入住房公积金服务最便捷时代。以便民提效为目标,积极创新住房公积金服务举措,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时限最短、证明最少、服务最优。时限最短,即改变贷款业务流程和办理方式,实现一窗受理三个部门工作事项,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房产交易中心实现无缝链接的“直线型”服务模式,力争将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理时限由现行的60个工作日缩减到10个工作日。证明最少,即取消所有公积金提取业务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表》,逐步取消职工在办理离职、退休、公贷提取时所需要提供的“离职证明”“退休证明”“公贷还款明细”等证明材料。服务最优,即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互补服务,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全面升级公积金业务,解决群众办事业务量大、涉及信息数据量大等信息数据共享、开放查询,开创住房公积金单位版、个人版、手机APP等“互联网+公积金”服务新时代,并逐步将服务终端向承办24小时服务大厅、重点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大厅自助体验区延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牵头,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市社保局、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配合,最短时限和最少证明工作2018年6月底完成,最优服务工作2018年12月底完成) 

            5.率先实行公共民生事项“一键通”。选择确定一批在网上能办事项清单,开通“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服务模式,在新闻媒体多频次公布宣传,让办事对象知晓,真正打造成“政务淘宝”。积极拓展移动端应用,全面整合各部门自建手机APP和微信服务,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查询、预约、缴费等应用集中汇集到政务服务网一个界面上去,形成便民服务有效闭环,真正做到“一端在手,生活不愁”。(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市市政公用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社保局、市残联等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6.率先探索跨空间、跨部门集成服务模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市国土局密切协作,按照综合受理和分类办理的原则,充分发挥部门联动、精简流程的协作效能,率先实现公积金审批和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通过完善网络布设、流程设计、运行机制、设立综合窗口等措施,城区不动产交易大厅(包括各分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包括各分中心)综合窗口负责一次性收取住房公积金办理或不动产登记所需全部材料,通过部门协作、内部流转、网上推送,完成住房公积金办理或不动产登记整个流程,实现审批服务向“一站式”“一窗式”转变、单一部门独立收件向跨部门综合收件转变,实现跨空间、跨部门一窗联办、全城通办。加强交警与交通运输相关领域合作,探索推行跨空间、跨部门集成服务模式,促进服务窗口的多元化向集成化、一体化转变。(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市国土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2018年5月底前完成) 

            四、配套措施 

            (一)把权力放在该放的层面 

            1.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事项,优化权力和服务配置,适于市场调节的全部归还市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放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涉及一般企业的事项,相关权限放到县(市)区,涉及外资企业的事项,相关权限放在市本级,把权力和服务全部落到该落的层面。(市编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继续向国家级开发区下放权力,进一步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系统梳理发展需求,充分授权,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给予最大创新发展空间,增强开发区发展动力和企业活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市编办牵头,高新区、经开区、市直各有关部门配合,2018年4月底前下发相关意见) 

            3.积极扩大各部门(单位)用人自主权,简化人才落户手续,大幅度下放人事管理权限,简化办事程序,确保务实高效。(市编办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体育局配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6月底前完成) 

            (二)完善商事制度改革 

            1.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实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推进更大范围的“多证合一”,实现企业从开户申请到审批1个工作日内办结,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市工商局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推进“证照分离”。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分别予以取消或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工商局、市编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7月底前出台相关意见) 

            (三)完善政府监管 

            1.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联合检查,实现监管常态化、标准化、智能化。(市工商局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配合,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简政放权、推进“只跑一次”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推进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建设,形成大数据,实行跨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激励与惩戒,让讲诚信的社会主体畅通无阻,让失信的社会主体寸步难行,让讲诚信成为新风尚,让讲诚信成为竞争力。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加强市场信用信息归集、存储和应用,并与政府部门许可、处罚和监管工作有效衔接。(市发改委牵头,市工商局、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配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0月底前完成) 

            3.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由基层监管的事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市政府部门原则上不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执法队伍,现有执法队伍逐步充实监管服务力量,县(市)区要整合组建5—7支综合执法队伍。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逐步实现“多帽合一”。(市编办牵头,市法制办、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0月完成) 

            4.建设中介服务监管平台。按照“市场主导、行业自律、政府监督”和“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要求,建设与行政审批相关联的中介服务监管平台,公开中介机构服务信息,规范服务事项和执业行为;引进域外中介服务机构,实行网上选取制度,加强信用监管;推广“多图并审、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服务机制,将“只跑一次”改革向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延伸,将中介服务纳入审批全流程统一监管。(市编办、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工商局、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2月底,启动实施全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县(市)区要同步加快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部署,提出“只跑一次”改革目标和工作计划。 

            (二)梳理公布阶段。2018年3月中旬,向社会公布第一批网上审批“零上门”、即来即办、网上预审窗口即时办结、窗口受理快递送达事项清单、“一件事”清单和办事指南,“零上门”和“只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50%以上;5月底前向社会公布第二批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占比达到70%以上;7月底前再公布若干批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占比达到85%以上。 

            (三)重点领域创新阶段。2018年4月—10月,在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住房公积金服务、公共民生事项、跨空间跨部门集成服务等方面率先创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全面督查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只跑一次”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考核要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开展“只跑一次”改革专项督查并贯穿始终,查找短板,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五)提升验收阶段。根据改革阶段性工作特点,分别于2018年7月底、12月底,对“只跑一次”改革进行阶段性验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成改革评估工作,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成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吉林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和市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编办、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市政务公开办(政网办),以及其他承担改革任务的相关部门、中省直单位,以及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跑改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从全市改革实施的重点部门、地方抽调精干力量到“跑改办”工作,抽调干部以熟悉政府工作的后备干部为主,“跑改办”人员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构成,静态人员从相关综合部门抽调,动态人员从审批职能部门抽调;动态人员工作任务与本部门、本单位改革推进挂勾,实现工作推进与业务培训结合。 

            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改革方案,按照省《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分工原则,逐一分解落实任务,确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精准实施“只跑一次”改革。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做到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加快推动改革实施。 

            (二)建立健全政务大厅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严管优待”的原则,加强对窗口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落实政治和生活待遇,窗口工作经历视同基层工作经历,与贫困村扶贫、信访部门挂职、外阜招商同等对待;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按高一个档次兑现奖励,统一着装,免费就餐。 

            (三)组建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 

            按照统一编制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目录,实现数据资源集中归集和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完善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和社会信用基础数据库,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要求,组织调集专业人才参与改革,承担技术服务和专业协调工作。 

            (四)加强对改革工作的考核 

            结合实际制定“只跑一次”改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和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只跑一次”改革专项督查制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全市开展“只跑一次”改革的部门和单位督促检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启动追责机制。 

            (五)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 

            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只跑一次”改革,发布改革信息、政策法规解读,策划“百姓挑刺”“干部代办”“局长体验”等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宣传改革好做法、好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在江城日报、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等媒体开设“只跑一次”曝光台,及时报道举报投诉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六)筹建吉林市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要承载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政务服务功能,同时还要成为百姓休闲体验场所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要将城市展览中心、博物馆、科普馆等纳入市民中心,使市民中心成为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