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治理体系 全面深化
“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
——吉林市昌邑区“放管服”改革亮点介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办事体验,昌邑区通过“接”、“减”、“放”、“管”四项举措实现行政权力下沉到位,真正把权力放到离企业和群众办事最近的地方。
一是“接”得稳。全力推进“一站式”大厅建设,截至目前,昌邑区市民服务中心共进驻省市区三级部门单位及公共服务企业共39个,9月昌邑区在全市率先接收交管驾照相关业务,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让下沉的权力有良好的线下物理平台。不断推动“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改革,区级563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综窗”办理,进“综窗”比例为99%,第一批试点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推动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通办、跨省通办”,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让下沉的权力有良好的线上系统平台。9月吉林市梳理出26项量大面广、群众所需的行政权力,下放至各县(市)区、开发区,昌邑区第一时间启动做好衔接过渡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业务对接无缝隙,业务不间断。
二是“减”得准。全面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办事对象提供材料实现逐年减少。企业开办环节压减至2个环节、开办时间压减至2个小时,办理简易注销公告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企业公章、财务章、法定代表人章刻制费用由区政府财政承担,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收费。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低可压缩至25个工作日,持续精减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照后减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切实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三是“放”得精。积极打造昌邑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创新便民服务新模式,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逐步完善社区“综合窗口”的服务功能,将100 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受理,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探索性地将29项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权限赋予五个乡镇,增强基层治理自主权。
四是“管”得严。一方面厘清权责边界,按照“精简效能、权责一致、公开透明”的工作要求,对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权责进行详细梳理,并对外公开,同时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区、乡、村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统一“三级四同”并动态调整。另一方面,严把职责准入关,明确区直各部门不得随意将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下放或委托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确有需要下放或委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承担的,必须事先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意见,并经区委、区政府审核批准。
服务“迈开腿”,才能不让办事群众“跑断腿、磨破嘴”,昌邑区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政策落实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着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