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政府新闻办于9月27日(星期二)9:30,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吉林市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目标任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贺宏石先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冶先生、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马丽娜女士一同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吉林日报、吉林省广播电视台、江城日报、吉林市广播电视台、江城晚报、吉林乌拉圈等12家媒体的16名记者参会。吉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卢宇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卢宇: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吉林市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目标任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贺宏石先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冶先生、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马丽娜女士,他们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分别介绍本单位的成果成效、具体举措和下步工作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给予充分关注。
下面,首先请孙冶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孙冶: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力争到2030年前,全省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近年来,市发改委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加强粮食储备、收购、流通能力建设,粮食流通监管及行业指导水平显着提升。下面,我介绍下我市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的相关情况。
一、粮食安全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政策要求,制定出台《吉林市应急储备粮油动用方案》和《吉林市市级成品粮油储备监督管理经费使用办法》,粮食储备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责任储备,目前已在市直及3个县(市)水稻主产区的18户大米企业中试行,储备规模达到19237吨;加强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印发《关于开展市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申报及监管工作的通知》,新增市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39户,新增粮食供应网点95个,应急网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二、市级成品粮油储备全部实储到位。制定《关于建立市级成品粮油储备工作方案》,内容包括市级成品粮油历史沿革、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储备补贴资金来源、确定承贷主体及承储企业、成品粮油储备运行等八个方面。出台《吉林市市级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办法》,依法依规择优确定5户承储企业,锁定库存、落实承储规模、买断粮权。目前,7985吨市级成品粮油全部实储到位,能够满足主城区居民15天口粮需求,市域粮食应急保障成效明显。
三、粮食收储、加工及烘干能力显着提升。全市备案粮食企业383户,总收储能力1401万吨,其中,仓房储存能力1098万吨,露天储存能力303万吨。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1077万吨,其中,玉米加工转化能力405万吨(含深加工330万吨,饲料加工75万吨),稻谷加工能力536.5万吨,油脂杂粮等加工能力135.5万吨。全市粮食年烘干能力达到1200万吨以上。当前,全市粮食收储加工烘干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需要,实现农民“有粮卖得出”粮食流通工作底线。2021年新粮上市以来,全市有265户企业入市收购,截至5月13日秋粮收购期结束,全市累计收购粮食467.08万吨,其中,稻谷85.1万吨,玉米380.4万吨,大豆1.58万吨。
四、安全储粮方式方法不断完善。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抓好全市涉粮企业仓储备案信息变更和春季储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好属地区域中储粮直属企业高标准仓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提升全市高标准仓容比例;跟踪服务总投资4291万元的城区3家粮食企业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提升粮食企业仓容综合利用及产后服务中心效能;巩固全市乡村安全储粮行动4个示范乡(镇)、11个示范村、174户示范户引领示范效果,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粮食质量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完成五个县(市)32个乡镇84个村收获粮食调查监测工作,从源头上确保粮食质量。
五、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品牌宣传,组织企业赴北京等地参加宣传推介活动,“大荒地大米”、“万昌大米”、“舒兰大米”区域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粮食产销协作成效凸显,我市企业与温州及所辖县(市)签订异地粮食储备22250吨;完成10户吉林大米企业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开通验收;全市总投资37336万元的10个“中国好粮油”项目全部建成;推荐3户大米加工企业为品种品质品牌提升主体;已编制完成《吉林市水稻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吉林市水稻产业集群群长工作制》。
谢谢。
卢宇:
感谢孙冶先生。下面请贺宏石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贺宏石: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前些天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承办了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座谈会,观摩了先进典型、交流了发展经验,明确了发展任务目标,为全面深入落实会议精神打牢了工作基础。同时,年初以来我们一如既往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统筹安排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落实全面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以市委“一号文件”印发了《关于稳固“三农”发展势头 全面推进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分解落实80项年度任务,牵头组织制定了12个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了《关于支持促进全年稳产丰收十条措施》,明确就及时兑付种粮补贴资金、促进肉牛复养增产等10个方面进行政策支持。
二是攻坚克难保障粮食生产。牢牢把握省委“农时一天不耽误,农户一户不落下,农田一亩地不撂荒”的总要求,疫情期间坚持早谋划、快行动,讲统筹、重落实,相继印发了应急保障预案和畅通农资下摆、保障农民返乡、促进复产复工、实行“代耕代种”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发放2.13万张通行证,有序恢复1339家农资经营门店,组织9.69万农民返乡备耕。我市成为全省备春耕工作部署最早、返乡农民集中转运最早、开启春播生产最早的地区。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8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4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预计维持90亿斤阶段性水平,保持历史高位。
三是坚定不移发展肉牛产业。推动打造“肉牛产业强市”,印发《吉林市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实施肉牛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54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增加肉牛饲养量10万头、活牛交易量20万头以上。加快推动磐石农业产业园、舒兰肉牛产业示范区、中新食品区肉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成后可新增屠宰加工能力20万头以上。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推广“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年预计新增肉牛养殖户1万户以上。
四是多措并举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成立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吉林市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产业基础,做强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禽蛋、肉牛等八大产业集群。组织做好国家、省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66家。积极推进黑木耳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围绕黑木耳生产育种和产品深加工,重点组织吉林森工白林菌业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积极谋划产业项目,企业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强舒兰大米、万昌大米、磐石灵芝、蛟河黑木耳、桦甸黄牛、永吉柞蚕等知名农品。引导老爷岭集团、东福米业、桦牛、出彩等28家企业八大类100多种产品入驻吉林名优农产品展示店。
五是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印发《吉林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904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在6000户。九月丰家庭农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家庭农场示范案例,农场主肖建波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开展情况等“三资”调查统计汇总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全市9个县(市)区、3个开发区已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全市产权流转项目累计成交3631宗,成交金额1824万元。
六是常态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方案,将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衔接、示范带动与面上推进相结合、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相统筹,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改善等行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年内计划创建干净人家2.3万户,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134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各地加快工程招标等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争取省小型污水处理站式水冲厕所试点项目,经过县(市)区申请、市(州)推荐、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等公开竞争选拔程序,全省2个试点项目落户我市。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盯任务目标,加大推进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全力稳住一产经济,最大限度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谢谢大家。
卢宇:
感谢贺宏石先生。下面请马丽娜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马丽娜: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贯彻落实情况
(一)守牢防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加强监测强预警。落实“1+2+1”防返贫工作机制,通过发动1.1万名基层干部常态化监测排查、行业部门数据比对等方式,确保早发现、早帮扶。
二是深化落实抓巩固。聚焦“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方面重点环节,抓好政策落实,发放春季“雨露计划”补助104.55万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发挥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作用;34户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维修养护114处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7.3万人。
三是强化排查提质效。开展“三个排查”专项行动,聚焦政策落实、问题排查、典型经验做法,持续补齐短板弱项,深挖典型经验,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二)不断强化各类帮扶举措,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强化产业帮扶带农益农。新生成产业项目113个,预计带动1.6万户次脱贫人口,科学谋划桦甸肉牛、舒兰白鹅等12个整市项目。推广“县级统筹+农户入股+公司托养+信贷保障”的“四个+”模式,持续推动小额信贷扩面增量,支持1217户利用3048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项目增收。
二是强化就业帮扶提质增效。通过开发岗位安置一批脱贫人口,开发公益岗位9408个;针对疫情临时开发公益岗位714个,确保“疫情不脱岗、抗疫稳增收”。通过扶贫载体吸纳一批脱贫人口,新建帮扶车间9个,确保“乡村产业有发展,就近就业稳增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一批脱贫人口,培训脱贫人口603人次,实现“培训形式够灵活,提升技能有实效”。通过自主创业服务一批脱贫人口,累计创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12个,确保“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通过劳务输出转移一批脱贫人口,创新构建动态监测、信息发布、交通补助“一站式”服务模式,发布岗位信息2万余条,实现省外转移就业181人,发放交通补助1.13万元,确保“外出务工有温度,全面保障劲头足”。
三是强化帮扶政策稳定增收。出台3个文件、提出40条具体措施,指导各包保单位进一步健全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291.5万元,指导包保单位谋划特色产业项目14个,带动脱贫人口879人次。启动“百姓健康乡村行—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以中新食品区岔路河镇头道沟村为试点,搭建便捷就医渠道,解决就医困难。全面摸排全市受疫情影响的帮扶产品,积极和保供商超对接,及时化解滞销风险。开展“万企兴万村”吉林市行动,确定首批38个民营企业与38个村建立了结对帮扶。
(三)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一是突出村庄规划引领。46个村庄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初稿,145个正在进行入场调研和方案编制,39个完成基础资料收集,260个村完成招标或意向编制单位确认。
二是突出环境、设施、服务“三提升”。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开工52个村,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保持100%。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提升,“四好农村路”已开工244.34公里,建设5G基站111个,迹地更新造林2.97万亩,县(市)城区新增绿地面积449.3亩,全市新增绿化示范村屯154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28人,困难群众就医报销6.8万人次,组织“送演出下基层”活动10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共185场、旅游精品村开展“村晚”活动4场。
三是滚动实施千村示范创建。围绕今年135个“千村示范”创建任务,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资金1.48亿元,落实产业项目98个。推进“五个全覆盖”,评选出“美丽庭院 干净人家”2545个,创建“道德银行”“爱心积分超市”113个,建立“十户一组”网格3870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126个。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修建(维修)道路94.4公里、边沟(排水沟)78.5千米、安装路灯3586盏,植树15万株,种植花草54.6万平方米,出动人员6.3万人次、车辆4.9万台次,清理村屯垃圾9.3万吨。举办“千村示范创建擂台赛”,选树5个“擂主村”,实现了“千村示范”同“五大振兴”一体推进、整体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充分发动基层力量,继续加大排查力度,做好数据交换对比,确保实现精准帮扶。
二是全面实施“五大帮扶专项行动”。把“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作为工作主线,抓好产业项目建设,用好金融帮扶手段,努力发展“庭院经济”,管好扶贫项目资产。充分发动包保单位(部门)作用,持续为包保村解难题、谋发展、稳增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 ”和“携手帮扶”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高效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千村示范”创建。持续巩固2021年千村示范创建成果,开展常态化暗访督导。加快今年示范创建的工作进度,聚焦“九有六无”标准和“五个全覆盖”要求,借势“千村示范创建擂台赛”,确保年度“千村示范”创建工作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谢谢!
卢宇:
感谢马丽娜女士。
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有问题要提问请举手示意,在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吉林日报记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工作,当前,我市在成品粮油储备上采取了那些措施?
市发改委副主任孙冶:
感谢您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建立市级成品粮油储备,既是保障主城区市民短期口粮的需求,也是区域应急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应对重大疫情、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储备工作的具体要求,2022年,我市出台《吉林市市级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办法》,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大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创新成品粮油储备模式的重大举措,更是提升我市主城区市民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办法》明确了成品粮油储存、轮换、动用及监管措施,我市成品粮油储存品种结构为成品大米占50%~70%,小麦粉占30%~50%;成品油为食用大豆油;成品粮每年轮换5次以上,食用油每年轮换2次以上;当主城区出现粮油明显供不应求等三种应急情形时,可以动用市级成品粮油;市发改、市财政、市农发行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监管责任。
依据《关于加强地方成品粮油管理增强区域应急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各市(州)主城区执行每人每天0.65市斤成品粮、每人每月1市斤食用油、供应15天的标准。结合我市主城区人口实际情况,我市7985吨成品粮油全部实储到位(含成品粮7595吨、成品油390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的工作目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为全省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自足作出吉林市贡献。
谢谢。
吉林省广播电视台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请问下一步我市将如何推进乡村产业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贺宏石:
感谢您的提问。
近两年,我们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放大了资源优势,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取得了显着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长吉接合片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展示区,永吉县万昌片区、昌邑区桦皮厂片区重点发展绿优水稻产业,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万科松花湖、北大湖片区重点规划建设民宿集聚区,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二是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挖掘肉牛育肥养殖潜力,推广“企业+基地+养殖场(户)”模式,突出抓好优质基础母牛扩群,壮大养牛新型经营主体,继续认定一批家庭牧场,培养一批养殖大户,抓好100个肉牛大镇、1000个肉牛专业村建设,引领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年底全市要新增千头牛场15个以上,能繁母牛增加到35万头以上,饲养量达到116万头,到2025年发展到150万头以上。
三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大宗农产品提质,扩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以舒兰平安、永吉万昌、昌邑孤店子为核心,建设粳稻产业带。促进特色农产品增效,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做优品种,推动永吉柞蚕、舒兰白鹅、磐石灵芝、蛟河黑木耳、桦甸黄牛等名特优产业向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迈进,深度开发林下参、林蛙油、山野菜、山野果等为代表的长白山特产,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四是加快繁荣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重点在长吉接合片区、丰满区等区域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村、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举办品牌节庆活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到2025年,全市力争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9个,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到2500万、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
谢谢。
江城日报记者:我市将如何继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马丽娜:
感谢您的提问。
我市乡村建设行动将继续坚持规划引领、全面统筹、农民主体、循序渐进、建管并重的原则。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序时推进年度任务,逐步完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继续实行市级负总责、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市乡村振兴局将负责乡村建设行动日常综合协调、调度通报等工作。县(市)区党委、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统筹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要加快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乡村建设投入机制。鼓励各地发行政府债券,稳定保障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同金融机构对接,用好用活金融活水。三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推进。我市已将乡村建设行动纳入全市重点工作调度范围,并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各牵头部门和各地将不定期组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情况暗访抽查,定期报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四是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媒介,广泛宣传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情况,特别是对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多渠道、全视角进行宣传推介,充分展现工作成效。通过培树各具特色的样板和典型,引领带动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
谢谢。
卢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