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传说
        2012-02-15 10:44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吉林古城的山货庄
          山货庄——是居住在吉林城的老百姓对清朝经营野生细杂皮商号的总称。
          吉林地区历来是物产丰富,居住在长白山区的人们将细杂皮拿到“市”上卖,吉林城就成了集散地,山货庄渐渐兴起,当年的翠花胡同(现在的伊通街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集散地和吉林纸花的买卖中心)。
          吉林地区冬天十分寒冷,冬季时间又长,很多山区的农民和狩猎户就把马尾、猪鬃、猫、狗皮以及山货拿到吉林山货庄卖给货店,也有的猎户将狗猫皮、山羊皮等送到山货庄里。在清朝貂皮属于贡品,民间不能随便捕杀,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打牲乌拉因连年捕打貂鼠、不顾生养,岁贡貂皮不足额,清廷兵部拟将总管治罪,康熙皇帝知道此事,他以为貂皮价值昂贵。 不是必用之物,应少贡貂数,只少御裘,令以所捕貂实数为贡额,不得治罪。这使民众更加珍惜貂鼠。山货庄将所收的山羊皮等加工成半成品,再转销到沈阳、天津、山海关等地山货庄,也常常派出店里的活计到周围的桦甸、蛟河等大山里收皮货。
          据《满洲实业报告书》记载,1933年吉林城的马尾、羊皮、生牛皮及各种皮货占总出口额的21%,是伪满洲对英、美、日、法出口的重要商品。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就曾在吉海铁路截获一批皮货,制成衣服进行御寒。
          吉林城里以前很少出现过状元。那年相传翠花胡同的山货庄出了一个状元,叫祖海。这里有一段美妙的故事。说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在翠花胡同里有一山货庄里一个伙计叫祖风吾,14岁时来店,他非常勤劳,也很机灵,对待顾客体贴入微,作买卖童叟无欺。那年冬天,店里收了一只非常怪的白色的貂皮,店主要把貂皮送给朝廷。但貂皮没有干透,便挂在店堂的东墙上,让祖风吾看着,一天中午,祖风吾有些困意,闭上眼睛,便觉得有人在堂内的炉子边倒水,他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他把这件事和山货庄的店主说了。店主觉得堂内没有能成“精”的东西,只有那条白色的貂皮,店主便把白色貂皮取下来,挂在祖风吾的脖子上,想看一下怎么样,结果却使祖风吾变成了一个美女水灵灵的,便嫁给了山货庄的店主,生了一个男孩,最后成了状元。此后的许多年,城里的官人家的小姐都以有貂皮围脖为荣。
          这只是一个传说的故事,但山货庄在吉林市的发展史上,对土特产品收购有着贡献。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山货庄解放后就慢慢地被土产日杂公司所代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