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5 11:12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将军石与将军洞
在松花江的上游有个地方叫江中恋河,这里江道狭窄。它的出口处,矗立着一块高三丈,方圆两丈的石柱。湍急的江水,冲击着石柱,泛起滚滚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旧社会那些放木排的人稍不注意就会撞在石柱上,闹个排散人亡。所以人们把这块石柱叫“鬼门关”。在“鬼门关”的西岸悬崖上有一个洞,人们常到这里躲风避雨,所以叫“避难洞”。 1939年的冬天,气候格外冷,呵气成霜。就在这个季节,杨靖宇将军带领队伍到蒙江排子,领导和发展南满抗日斗争。一天,杨将军和指挥员说:“这地方山高路窄,峭壁峥嵘,树木参天,易守难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歼敌战场,我们的主力就放在这里,将敌人诱进口袋。” 在杨靖宇将军领导的第一路军被迫进入长白山老林,日军调兵对长白山进行大扫荡,实行“铁壁合围”,这是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之外的极其大胆而又持重的一着高棋。天刚放亮,杨将军指挥部队包围了大院屯,他自己带领几个人来到院内发动群众抗日。敌人安插在大院内的汉奸刘七,也装模做样地扛了半袋子苞米来到杨将军收粮的地方。傍晚,刘七男扮女装,从村头偷偷出来,没走多远,突然有人高喊:“站住!站住!”刘七先是一惊,接着一纵身翻到沟底。耳边响起了砰砰的枪声。刘七在黑夜中穿过密林逃到敌人那里去了。日军听到刘七的报告,如获至宝,当天调动了两个连的日伪军,包围了江边的所有村屯,挨家逐户搜查杨靖宇将军。可是,他们忙活了一天一夜连个抗联的人影也没有找到。刘七带着日伪军顺着松花江向“鬼门关”和“避难洞”走来。抗日联军埋伏在“鬼门关”和“避难洞”一带的怪石峭壁下,监视着脚下那条崎岖江道上的日伪军,就像猎人等待野兽进套子似的。敌人很怕中计,用望远镜东张西望,二百多人分成三路,把伪军驱赶到最前面。 埋伏在悬崖上的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指挥下,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日伪军几次突围,均受挫折,死伤很多。战斗结束了,杨将军命令把沉重的枪支弹药埋起来,胜利品分发给当地百姓。随后,火速向二道溜河进发。当地人民群众为纪念抗日将士,把“鬼门关”改的将军石,把“避难洞”改做“将军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