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年
        2021-01-19 08:08 来源:磐石市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2020年磐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优势更加凸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21.3%;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可比分别增长33.5%和14.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十二五”的1.4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地区县市首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市),连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文化工作先进县(市)、最具区域带动力和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称号及全省文明城、卫生城、双拥模范城、质量强市示范县等多项荣誉,被评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市)、城乡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县(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医药健康、新材料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落地企业达到52户。金属冶炼产业发展迅猛,昊融集团完成司法重整,围钢经济产值跃上百亿级台阶。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127.7亿元,年均增长6.4%。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四色”旅游格局更加清晰,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0%,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全覆盖,第三产业占比由“十二五”的31.8%提升到“十三五”的45%。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龙头企业达到30户,特色产业达到1.1万公顷,“五大特色经济带”初步形成。

        ──投资拉动效应凸显。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项目审批事项9项,审批时限压缩至五成。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润沣源生物制药、卓创新材料等104个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额累计实现334亿元。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兴泽食品、华信装配式建筑材料等40个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415.9亿元,拉动税收年均可比增长7.6个百分点。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投资8.9亿元实施市政重点工程82项,城市路网体系基本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33.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3.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2.4%。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实现全覆盖,改建农村公路438公里。累计改造棚户区20.9万平方米、旧小区98个、农村危房464户,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大攻坚战完成既定目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20个,“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面补齐,20个省级贫困村、8064户1192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政府债务余额持续处于省定限额以内,区域性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乱象和风险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建成区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投资2.8亿元的7个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乡镇中心学校全部实现楼房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0%。文化体育事业稳步推进,体育健身路径全面建成,成功创建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增就业3.9万人,登记失业率低于4.5%。城乡低保标准处于全省一类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五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际,又逢百年未遇新冠疫情和极端天气巨大冲击。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十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变局,勇于开拓新局,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6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5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5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78.3亿元,同比增长9%;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3万元,同比增长20%。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十强。

        (一)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鼓励域内企业新上项目,全力“走出去、请进来”,重点攻关洽谈项目45个,诚通东方建材产业园、华明年产30万吨方矩管等26个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额实现31.7亿元。规范招商引资政策,项目转开工率达到65.3%。荣获“2020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

        (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项目中心挂牌成立。严格落实项目秘书、手续领办代办服务机制,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了企业资金、用电、用地等瓶颈问题22个,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卓创羰基金属功能材料、京华10万吨螺旋焊管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聚焦“十个围绕”和新基建“761”工程,谋划项目206个,成功发行一般及专项债券项目16个,发行金额15.6亿元,争取债券总额度、申报债券资金和实际拨付率均位全省前列。

        (三)工业运行稳中有升。深入开展“百人助百企”活动,为企业协调流动资金贷款3.8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4.3亿元。华明、华信、盛营产能持续释放,围钢经济产值达到130亿元,创历史新高。“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通过省第一批化工园区认定,“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9%。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亿元企业1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成功盘活华威特电子、吉林广润等存量资产5户,释放土地存量9.3万平方米,形成有效投资1.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增幅高于吉林地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外五县。

        (四)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莲花山公园红色遗址复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本体保护工程全面启动,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革命保护利用片区。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6400万元。积极开展两轮消费券促销活动,拉动消费1000万元。网红经济快速增长,日均带货2万单以上,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4.3%。城乡配送体系实现全覆盖,“多站合一+客货同网”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物流品牌项目。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企业512户、个体工商户2549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

        (五)城镇建设持续提升。高标准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乡“十项重点工程”完成年度任务,改建道路14条7400延长米,南环公铁立交桥全线贯通,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主体完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改建。建设高品质住宅45.4万平方米,大榆树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3个、棚户区1099户,2.58万户“无籍房”全部清零。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扎实开展,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5%。中医药小镇、新型金属材料小镇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优秀特色产业小镇,取柴河食用菌小城镇纳入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

        (六)三农工作成绩斐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产量达到100万吨。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发展果蔬9030公顷、中草药1710公顷、食用菌8100万袋。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公顷,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04.8公里和6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全省唯一国家“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禾丰牧业、德翔牧业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新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6户,取柴河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创建示范村20个、提升屯220个、美丽庭院2300户,成功举办吉林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改建农村公路113.6公里,延长高速公路征拆工作全面启动,通过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初步验收。清收还林补植补造2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2%。

        (七)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大力开展“携手扶贫”“大干50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活动,新建“党群联建扶贫田”780公顷,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2500元。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1处、改造危房44户,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剩余47户86人全部脱贫。成功通过国家普查和省成效考核。

        (八)疫情挑战应对有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全面压实“四方责任”,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万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设置卡点931个,累计排查来返磐人员40余万人,接受社会各界捐助物资合计2500余万元。投资4075万元,配齐配强防控医疗设施,在吉林地区率先建成2个PCR实验室,智慧化防控平台投入运行,疫情防控取得了零感染的阶段性胜利。

        (九)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十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疫情防控下的网络教学实现无盲点、全覆盖,高考成绩居外五县前列,改造维修校舍2.1万平方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市医院放疗中心启动建设,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县域外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坚持就业优先,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887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2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各类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200元,提前完成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目标。省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革命烈士陵园被评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圆满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于地区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综治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实现互联互通,化解信访积案341件,连续16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十)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56件。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健全。“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缩,同比下降5%。市民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行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此外,审计、医保、供销、残联、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驻磐企事业单位全力支持、社会各界倾情奉献,凝聚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驻军部队和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市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勇挑重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捐款捐物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资金、用地等瓶颈制约较多,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投资增长后继乏力,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不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入增幅呈放缓趋势,社会民生领域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正向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口人才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政府效能和作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增强,个别干部责任担当意识有所欠缺,争先进位、赶超一流劲头不足。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实现振兴发展、争创全省一流县市的重要机遇期。总的发展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省、吉林市和市十四届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整体工作思路和“开放、诚信、包容”的服务发展理念,着力做大金属冶炼、医药健康、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无抗生物、玉石和石墨加工新材料、冶金化工新材料“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红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城市,全力创建全省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启新时代磐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主要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520亿元,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实现50亿元和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45:4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五名。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做大主导产业,建设转型创新示范区

        坚持以“两区三园”为载体,推进“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加快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精做专医药健康产业。积极引进创新型医药健康项目,推进2户以上企业实现创业板上市,建成省内重要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做优做特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建设高纯石墨、石墨密封材料等新材料项目,大力发展玉石开发及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建成省内独具特色的玉石和石墨加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金属冶炼产业。依托化工园区独特优势,大力引进高精尖化工企业入驻,推进吉恩镍业恢复上市,逐步建成国内知名的“镍都”和省内一流的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依托吉林恒联等重点企业,拓展下游产业链。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产城融合能力突出、智能制造水平较高的“围钢”“围镍”两大产业集群,金属冶炼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聚,谋划打造磐石技术创新走廊,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特色产业园区。到“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较2020年增长2.5倍以上。

        (二)以更大力度提升现代服务业,补齐发展短板,建设新兴业态样板区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融新工程,着力推动“四大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三产融合和产城融合水平。到“十四五”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发展壮大现代旅游。深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以红色游为主线,带动冰雪运动、养生康养、生态体验快速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红色主题教育样板区、省内重要的休闲健身康养基地和特色工业旅游景区。优化完善特色物流。加快吉高陆港、利通物流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大型物流园区,构建“综合性物流+专业性物流”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新型商贸业态。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融合发展,构建核心突出、网点布局合理、服务体系完善的商贸服务业体系,建成钢管、食用菌、农资农机“三大交易中心”。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积极推行“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社会化高档养老机构,打造一流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特色基地。

        (三)以更大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先行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支持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省级农业科技、中草药产业、食用菌产业、农业休闲、现代农业综合“五大示范区”,壮大中草药、食用菌、果蔬、绿色稻米和畜禽养殖“五大经济带”。全力引进知名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形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组建供销集团公司,打造集种植养殖、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有序实施防洪、供水、水生态修复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5%以上。

        (四)以更大力度加快城镇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建设生态宜居宜业标杆区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城市道路、公园广场、慢行系统、智慧城市、园林城市、滨水绿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深入实施新城老城同步提升工程,推进智能化、现代化生态型居住区建设,打造高品质商贸街区。到“十四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8.5%。围绕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乡镇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小镇。

        (五)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民利,提高群众福祉,建设共享发展引领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最大程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名医、名院、名科”工程,鼓励中医院差异化发展,市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全面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短板,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健身服务网络实现城乡一体化。健全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升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社会救助水平。强化创业孵化园区、“创业超市”等载体建设,实现农村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烈士纪念设施争取进入国家级行列,建设省级一流医养结合型光荣院,省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提高扶贫产业造血功能,逐步实现由相对贫困帮扶向共同富裕转变。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应急体系,加快“平安磐石”建设,打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三、202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市场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运行成本增加,我市传统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但随着国家“十四五”战略全面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阶段,各项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拉动效应将逐步显现,加之我市传统产业基础牢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的加快建设,必将为我市今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只要全市上下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勇于应对挑战,敢于开拓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2021年,市政府将认真执行市十四届五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拼搏进取,奋勇争先,全方位、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产业提升,大力开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深入实施工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创新服务机制,持续挖潜增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搭建产学研平台,强化“四上”企业培育,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年内盘活存量资产4户,新增规模企业4户、亿元以上企业1户,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力争西点药业实现科创板上市。全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着力引进生物制药、健康食品、石墨浮选、高端五金制品等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力促梓楗微晶石、金刚山食品等6个项目投产达产,加快“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做大做强“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围钢经济,加快推动华明年产30万吨方矩管、盛营年产10万吨异型管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建成东北金属材料交易服务中心,打造东北最大钢管集散地。二是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德翔牧业、胜伟集团等企业项目建设,推动肉牛、生猪、蛋鸡等优势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中国菌菇之乡”“东北三省长白山灵芝集散地”。年内,特色产业发展到1.1万公顷,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5个、规模种植产业园10个。全力推进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内,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高标准农田5300公顷,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6个。全力推进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40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6户,土地流转面积3.4万公顷。三是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跃升工程。做好“红色旅游+”文章,高标准完成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保护与展示工程。全方位宣传红色文化底蕴,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节庆活动,启动红色经典话剧巡演及抗联影视剧拍摄。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全面完成11条精品旅游路线巩固提升工程,年内旅游经济总收入实现1.2亿元。整合域内名优特产品资源,做大志远食品、聚美味等网红电商企业,打造京东商城“磐石馆”地方特色品牌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完善电商物流服务站功能,启动特色电商镇村和“淘宝村”建设,拓宽地产品销售渠道,年内电商交易额实现同比增长20%以上。推动冷链物流及云仓储项目投入使用,改造升级磐石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扩大万联易达与聚合源业务范围,打造省内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二)聚焦项目建设,聚力蓄积有效投资新动能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招商季”及省市招商平台作用,紧盯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重点攻关推进中科院产业成果转化基地、润霖健康食品等40个项目,着力引进一批行业带动效应强、未来成长性好的项目。继续加强与知名商协会、科研院所、域外磐石籍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系,深挖项目信息源,推动项目滚动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升级转型示范区重点园区等平台优势,精准谋划包装重点项目30个。年内新签约落地项目2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围绕“签约即启动、拿地即开工”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包保服务制度,健全服务专班、重点攻坚、定期会商协调等工作机制,重点推进投资37亿元的金隅冀东新型建材循环产业园、投资22.6亿元的吉恩镍业6万吨硫酸镍、3万吨三元前驱体等50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全力加快27个续建项目建设,年内确保竣工投产工业服务业项目15个以上。三是抓好要素供给。围绕“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投资3.9亿元实施玻璃河大街等基础设施项目13个,完成土地收储123公顷。重点推进宏日新能源热电联产项目并网发电、明城开发区燃气集中供应项目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金属建材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编制完成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化工园区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通过省化工园区领导小组验收,进一步提升“两区三园”整体承载能力。

        (三)聚焦城乡融合,奋力打造市域发展新格局

        一是着力提升城镇品位。继续优化城镇功能布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启动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1)启动实施环城北路建设工程;(2)启动实施安泰路西延建设工程;(3)启动实施仙人湖湿地公园建设工程;(4)启动实施大榆树棚户区回迁安置工程;(5)启动实施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工程;(6)完成黄河路、河南路等4条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7)完成城区路网绿化提升工程;(8)完成赵家街水源地取水工程。加快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大数据、智能化城市功能,深入开展市容乱象专项整治,创造干净靓丽、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中医药小镇、新型金属材料小镇、食用菌小镇完成创建任务。二是着力提升乡村风貌。全力推进党建示范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双带”融合,重点打造取柴河至烟筒山“漫红岭”景区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示范村25个、环境整治提升屯240个、美丽庭院3000户。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一体化管理体系,集中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环境。投资3000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个,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巩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改建农村公路47公里,路田分离20公里。全力做好防汛、防火等工作,实现连续4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三是着力提升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村燃煤锅炉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城区“一城一网”供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秸秆全量化处置能力,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启动明城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呼兰、石嘴等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提升域内水质标准。解决畜禽粪污、扬尘等一批污染防治重点问题,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四)聚焦民生福祉,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新改善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和防止返贫预警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强化扶贫政策和资金保障,加强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年内,新增省级扶贫企业1户以上,各乡镇形成扶贫主导产业2个以上。积极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快速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提高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稳步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衔接,逐步将贫困村打造成样板村、示范村。二是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范和管控,补齐短板漏洞,确保遇到突发状况高效处置,提升常态化精准防控水平。充分发挥中科院城市智慧化防控平台作用,大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和水平。三是全力做好民生保障。继续实施“十项民心工程”:(1)保障重点人群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实施老旧小区提升工程,改造老旧小区30个;(3)实施中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发热门诊、PCR实验室等建设;(4)加快美丽乡村创建,完成7个乡镇街12个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厕所800户;(5)实施饮马河重点段等3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6)完成市民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程;(7)实施吉官线吉昌至明城段道路维修改造工程;(8)启动农贸市场建设工程;(9)实施城市内河健身慢行步道工程;(10)实施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改扩建学校2所,启动职业教育实训楼建设,争创吉林省服务县域振兴示范县。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名医、名院、名科”工程,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争取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进入省级示范行列。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等文体设施建设,拓宽群众健身休闲空间。严格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面完成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整合,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快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加大重点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充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面推动“平安磐石”建设,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提高群众安全感。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作为。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加强自身改革建设,按照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人民满意。

        一是打造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法治政府。完善政府权责清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制度,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各方面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打造奋发有为、执行有力的责任政府。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不折不扣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以及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刚性化、绩效化、精细化的执行理念,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确保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三是打造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服务政府。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评价保持全省标兵位次,筑牢“诚信品质、坚如磐石”的软环境品牌。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深入推进思想再解放,坚决破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坚决整治“等靠要”思想和不推不动等顽疾,切实以创新精神破解难题、开展工作。

        四是打造风清气正、干净自律的廉洁政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标准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支出的跟踪审计,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严格财政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民生、促发展。推动审计监督和风险管控全覆盖,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迈入新征程,面对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精准发力,勇担重任、顽强奋斗,全面夺取磐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