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5年
        2016-01-20 07:50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2015年蛟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一、“十二五” 及2015年工作总结
          回首“十二五”,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安全稳定等一系列新挑战,着力向改革、创新、服务要动力,以团结、务实、拼搏求作为,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五年,是城乡发展环境日趋优化的五年,是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攀升的五年,是政府服务效能稳步提高的五年,是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的五年。预计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1.5倍,规模工业税收达到2010年的3.2倍,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010年的2倍、1.8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1.1?U46.2?U32.7调整到18.1?U47.7?U34.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10年的1.6倍、1.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010年的1.7倍。
          各位代表,鉴于前四年工作已分别向十七届历次人代会作了报告,这里主要报告2015年工作。
          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机遇,深挖自身潜力,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6.3亿元,同比增长7.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4%;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3亿元,与上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76.9亿元,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2.2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130元、12090元,同比分别增长8.1%、8.6%。预计全年财政支出29.5亿元,比上年净增4.1亿元。
          (一)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稳增长”增添新动能。
          强化新区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实施天开区矿山植被恢复和环境治理,完成奶子山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规划编制,“三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13个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新安屯多金属矿等2个项目即将完成详查。精心包装医疗器械生产等优质项目50个。充分利用“民企吉林行”等载体大力度招商,重点攻关西安超群等超3000万元项目83个,国旅集团、中广核集团等50余户知名企业来蛟考察。琵河抽水蓄能电站完成预可研,三金制药等51个项目签约落地。严格落实“四个一”项目包保机制,新建续建雷赞风机生产等超3000万元项目82个,其中沣芝保健品等超亿元项目45个,骨明胶生产等30个项目竣工,松花湖塑料管材等15个项目投产。特别是总投资17亿元的煤炭精洗及物流园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实现当年开工、部分运营,为我市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注入新动力。
          (二)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黑木耳、生猪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引导利用还林地块试种中药材,面积增加1900亩。新建嘉绿宝食用菌生产等超3000万元产业化项目4个,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2户,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比重提高3.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力整体提升。深入实施“1520”工程,开普科立辉等30户企业达产达效,守庆新能源等15户企业升规晋档,松江管道等12户企业完成技改扩能,凯迪2号机组并网发电,长白山制药纳税达到4.5亿元,添正医药、黑尊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祥晖胶带在深交所Q板挂牌。规模工业税金增长18.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全面启动电子商务“六个一”工程,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我市,培育各类电商主体812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4亿元。蛟河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户。农商行纳税达6300万元。红叶岭公园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功。“十?q一”期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数量位居省内前三。全年接待游客68.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3.1亿元。
          (三)着眼提振市场活力,“促改革”实现新突破。
          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员、职能整合到位,不动产登记机构正式组建。制定并公开政府权力清单,精减行政职权346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3项,全部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 “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办理时限由30天减至1至3天,营业执照颁发量增长90.8%,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得到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严格预算管理,依法公开市本级、部门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三公”经费支出节约300万元。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实行政府采购“管采分离”,节省财政资金8905万元。其他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有林场和供销社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土地经营权抵押和收益权保证贷款顺利实施,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实测67.9万亩,市医院、中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四)立足提升幸福指数,“惠民生”展现新成果。
          坚持把民生放在首位,年初承诺的64项实事全部完成。团山子水库如期下闸蓄水,具备向城区供水条件。克服工期短、征地难等一系列困难,按时完成蛟河西站配套工程,保证了长珲高铁正式开通。启动民主小区等3片棚户区改造,实物配租廉租房394套。完成24.5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新建改建振兴路大市场段等6条道路。城区雨污分流管线敷设完工。安装河堤白钢护栏4500延米,城防工程实现整体闭合。302国道改造工程天岗至市区段、红叶谷环线具备通车条件。新建农村水泥路30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0座。清收林地13.8万亩,还林5.9万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中医院移址新建项目主体完工,体育场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即将建成,数字影院投入运营,蛟河电视台第二次被评为全国二十强县(市)电视台,3大类8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为552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0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0.7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全市职工、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1.8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7.6亿元。为11.1万名就医群众报销医药费1.85亿元。低保标准提高到450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标准一体化。“救急难”国家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违章建筑专项治理,大力实施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强化安全生产“四化融合、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注重加强政府建设,“转作风”取得新进展。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复人大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82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强化政府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依法实施责任追究。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101件,其中废止、宣布失效72件。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力度,全力清理财政滞留资金。组建涉农资金项目综合管理办公室,整合并集中使用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资金投入的实效性明显提高。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化解信访积案21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纠治“四风”,工作作风持续转变。
          此外,环境保护、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人民防空和武装等事业得到发展,统计、气象、审计、档案、工会、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取决于市委的正确领导,源自于政府多年的工作积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人民团体、垂直管理单位、驻蛟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来蛟投资兴业的各位朋友,向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蛟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认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下行趋势还未根本扭转,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接续乏力。工业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运行质量不高,长白山制药一枝独秀局面短期内难以打破。受房地产开发放缓、一次性税源减少等因素影响,税收入库压力倍增;偿还历史债务进入高峰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民生投入需求不断增加,直接导致刚性支出猛增,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部门和地方工作效率低,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和2016年工作安排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期。“三期”叠加,要求我们必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加速转型升级,为我市加快发展提出了严峻课题。国家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们把握政策红利的新契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给蛟河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区位、资源、生态、产业、平台等比较优势,变压力为动力,化机遇为胜势,履职尽责,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推进蛟河加快振兴发展。
          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体系,特别是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新一轮振兴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强化“五种思维”、发挥“五个优势”、抓好“五项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法治蛟河、生态蛟河、开放蛟河、幸福蛟河。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紧紧抓住调结构、扩总量的机遇期,坚持开放发展,整体增强经济硬实力。
          大力实施“1332”产业发展工程。在巩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突出发展黑木耳、中药材、甜粘玉米、晒烟、生猪、肉牛和棚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到2020年,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48.9%提高到60%,为二、三产业发展打牢基础。以“三区”为主要平台,突出农特产品深加工、医药健康、新型能源、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五个主攻方向,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新引进、建设超3000万元项目175个,其中超亿元70个、超10亿元5个、超50亿元1个。全力推动现有企业股改上市、扩能增效。到2020年,新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位次大幅前移,天开区打造成东北最大石材产业基地,奶子山开发区发展为吉林省洁净能源生产和战略煤炭储备基地。蛟河成为省内电子商务强市、全国知名的红叶观赏城市,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景区晋级。全市新培育纳税超亿元企业2户、超千万元3到5户。规模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3.9%。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U49.1?U36.4。
          ——紧紧抓住补短板、强功能的加速期,坚持协调发展,稳步提高城乡承载力。
          以创建省级文明城为目标,在统筹抓好12大类90项工作的同时,优先在城乡建设管理上打好基础。坚持不断完善老城区,重点发展新城区。加快西城区城市综合体开发,新建城市道路27.5公里,全面完成老城区人行道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5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城市供热、燃气、供水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50万平方米,天然气入户率达到60%,全面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设蛟河西站旅游文化主题广场、蛟龙公园和水谷公园,打造城区“三河”景观带,城市建成区绿化达到省级园林城标准。制订城市公交规划,逐步完善公交服务设施,优化公交运行路线,实现城市公交车全部电动化。坚持市场主导、多元投入、分步实施、规范管理,逐步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基本解决弃管小区物业问题。新建改建302国道蛟河市区至威虎岭段、省道蛟河至凤凰山段公路,改造县、村级公路104公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构建以“三纵、四横”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支线的现代交通体系。坚持以产业为支撑,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天岗、新站、白石山、黄松甸、漂河五个重点镇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整体提升原则,持续抓好村屯环境整治,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紧紧抓住惠民生、奔小康的冲刺期,坚持共享发展,优先积蓄民生保障力。
          坚持把民生作为“指南针”。大力实施扶贫攻坚,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确保2017年末实现1.86万现行标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注重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逐年提高高考重点院校录取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着力加强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建设,引进民营专科医院5所,每千人拥有开放床位数达到5张。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实现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增加养老机构床位950张。不断扩大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标准。全力上争政策支持,积极实施棚户区改造,全面落实廉租房政策。强化技能、资金等方面扶持,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平方米以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9亿元,年均增长7.1%。
          ——紧紧抓住转方式、可持续的关键期,坚持绿色发展,逐步打造生态竞争力。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资源保护性开发。严格招商选资,坚决淘汰高消耗、重污染项目;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节能降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优先发展“三品一标”特色产品,力争新争创品牌8个。大力开展大气、水、噪声等污染防治,重点实施好团山子水源地保护,依法全部取缔城区69台10吨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提高秸秆、木耳椴、畜禽粪便和石材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完成10个方面140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蛟河大地工程,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巩固和扩大清收还林成果,按政策落实好林业生态移民工作。到2020年,辖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7%,地表水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努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紧紧抓住促改革、增活力的攻坚期,坚持创新发展,集聚发展提速支撑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建立完整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推进城乡建设、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综合执法,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医药卫生、商事制度等6大类232项改革。实施“互联网+”行动,加速“宽带蛟河”、4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着力引进互联网企业来蛟注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多元化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破解生产经营领域融资难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养老等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领域,规范并扩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强化产品和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行土地经营权抵押和收益权保证贷款,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适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精神,狠抓工作落实,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主要指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7亿元,同比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7?U47.7?U34.6;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6.72亿元,与上年人代会目标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2.3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507元、12997元,同比分别增长7.2%、7.5%。
          (一)坚定投资拉动战略,加速扩充经济总量。
          着实方式方法,注重工作实效,全力引进建设具有产业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以全民招商创氛围、领导招商求实效为统领,“三区”和经合局要当好“尖刀排”,各部门、单位要担起“主力军”,动员全市上下做好“支前队”,锁定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紧盯东北重点城市,密切与域内外商协会和有实力的企业衔接,全力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建立起广泛挖掘项目信息和人脉资源、多渠道跟踪洽谈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大项目攻关落地的工作格局。依托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和黑木耳产业,着力提高专业招商成效。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高质量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空间大、纳税能力强的项目。加快攻关琵河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大项目,全年力争引进天然植物保健品等超3000万元项目35个。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四个一”包保机制,加快办结前期手续,确保三金制药等15个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推进琵河硅藻土等13个矿产项目勘查进度,力争新安屯多金属矿启动采矿。鼓励社会资本采用PPP等模式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梳理政策,强化对接,力促昊晟生物、阳光钢琴等“半拉子”工程重启或“腾笼换鸟”。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严密财政投资项目法人负责、招投标、合同签订、监理、验收、决算审计等管理机制;对已经确定的项目,着手启动前期手续办理,确保“五?q一”前具备开工条件。全年计划开工建设添正软胶囊等超3000万元项目84个,其中大口径PVC-S管材等超亿元项目35个;煤炭精洗及物流园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
          搭建政府项目平台。整合全市各行业、部门资源,超前谋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的好项目,上报省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平台,为争取更多上级支持创造条件。组建城市投资开发公司,提高上争资金和实施项目实效。年内包装申报106个项目,确保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亿元以上。
          推动“三区”加快发展。“三区”要超前收储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促项目集聚。新区、天开区要保证50%干部常年外出招商,50%干部重点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新区全力攻关推进自动门窗等16个重点项目,确保自主引进建设超3000万元项目10个。天开区主攻石材废弃物综合利用、石材经贸和非石材产业转移等项目,确保自主引进建设超3000万元项目8个。奶子山开发区着力攻关物流配套、中药材加工等项目,确保自主引进超3000万元项目5个。
          (二)狠抓企业提质增效,助推工业整体跃升。
          倾力上争政策,整合有效资源,重点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提高企业运行质量,规模工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到45%。
          扶优做强骨干型企业。继续实施“1520”工程,对26户重点税源企业因企施策,精准帮扶,全力打造骨干企业实力板块。重点推进长白山制药稳步提高康艾注射液产销量,实现蒺藜皂苷胶囊批量生产。大力支持永丰食品、长白山木业和农商行等企业上市,力促关东药业等企业实现战略重组,扶助得利斯、森华木业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开普科立辉、煤机公司等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凯迪绿色能源、添正医药等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等难题。重点税源企业纳税力争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10%。
          培育壮大中小型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促进银企对接,稳妥引进融资担保和小贷公司,着力破解企业资金瓶颈,全年为企业协调贷款1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通过打造品牌、对外合作拓展市场,力促天翔碳业等3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金刚水泥等5户企业减亏增盈,启航生物等8户企业晋升规模,松花湖管业等20户企业达产达效。
          改造提升创新型企业。实施企业创新驱动计划,依托中小企业协会、社会联合办学等机构,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重点扶持黑尊科技等8户企业技改扩能。鼓励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新建成省、吉林市级技术中心2个,力争开发新产品8种,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力促进农民增收。
          以“三大体系”建设为主导,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稳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实用技术12项。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增各类农机具1100台(套)以上。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5万亩。加大防汛抗旱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完成中小河流治理等四个方面25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粮食产量稳定在95万吨水平。
          持续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加大种植业调整力度。支持黑木耳、生猪等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村集体、种植大户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利用还林地块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中药材发展到3.3万亩。通过技术指导、实物补贴等措施,扶持晒烟发展到2万亩。新建中药饮片等超3000万元产业化项目5个,新增省、吉林市级龙头企业2户。持续抓好品牌培树,力争“黄松甸灵芝”评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松甸黑木耳”争创省着名商标。
          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方式。建立市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龙头+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新建特色产业园区20个,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个。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家庭农场60个,通过增强农业生产的紧密性,提高产品竞争力。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完成12个乡镇土地确权实测任务。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继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打捆投向农村重点区域和急办项目,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启动新一轮省级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高标准打造样板村11个。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龙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示范村26个,评选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2900户;加大国省公路、旅游沿线村屯绿美化力度,建设一批花香路、花香屯。依法强化林业资源林政管理,力争完成还林12万亩。
          (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充分激活市场潜力。
          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发展新兴业态,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扶持壮大商贸企业。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引导企业融入东北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密切跟踪企业运行,帮扶百货大楼等125户限上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天蛟土特产等7户企业纳入限上管理。支持商贸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推动苏宁电器等大型商超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6亿元,同比增长9%。
          全力做强物流产业。以打造东北亚物流节点城市为目标,加快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支持煤炭精洗及物流园项目投入运营,利用俄煤内运返程运力,促进商品出口。建成吉惠物流园等物流基地,快速形成物流体量。进一步扩大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集散能力,黑木耳年交易量超过3万吨。上争政策支持,促进快递和配送企业拓展服务范围,努力实现物流“村村通”,整体提升商贸物流集散规模。
          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鼓励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扩张增效。突出发展咨询评估、检测检验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引进实力企业分支机构落户蛟河。支持各界群众引进新型服务业态创业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重点抓好 “六个一”工程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加大电商培育力度,基本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建立电商产业园高效运营模式,加快引进电商入驻,完成10款黑木耳产品可追溯体系认证,实施黑木耳“全网销售”策略,推动地产品上行。利用我市发展电子商务良好氛围,力争引进电商名企、结算中心等项目。鼓励松江管道、三元汽配等企业开展跨境网络营销,力争工业品网销额实现5000万元,确保全市电商交易额突破3.2亿元。
          (五)科学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旅游支柱产业。
          立足做精景区、做优服务,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着力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严格执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推进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和长效性。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创新旅游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超前做好景区项目用地储备,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和运营实效。加大松花湖综合开发、额赫岛通用航空等大项目招商推介力度。完成红叶岭公园游客接待中心、木质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圣佛寺、雪岭驿站等景点对外开放。加快拉法山房车营地等项目建设,推进红叶谷狩猎场建成营业,确保红叶谷环线竣工通车,进一步丰富我市旅游产品。
          促进乡村旅游升级。抓住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契机,积极上争资金支持,整体提升富江传统村落、插树岭风情等乡村民俗游层次;改善黄松甸食用菌种植基地、窝集口采摘园等农业观光游环境;扶持苏尔哈湖湾等5家企业晋升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规范、提高现有农家乐、旅游山庄基础设施标准和服务质量,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强化旅游宣传营销。与高铁沿线城市组建区域旅游联盟,整合旅游产品统一促销,努力打造最美高铁旅游热点城市。利用旅游官网、手机APP等载体,积极推行线上支付、线下消费的O2O营销模式。在蛟河西站开通主要景区旅游专车。围绕山水、人文、特产等资源,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可消费。节俭高效办好红叶旅游节,全面提升蛟河“红叶”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
          (六)不断强化城乡建管,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统一规划、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标准分解落实任务,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创建,着力加大城乡建设管理力度,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严格维护规划权威。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严肃规划设计审议、决策与管理,把科学的规划落实到城市的每个部位和细节。规划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执行,严禁随意变更。年内完成城市绿地系统、地下管廊、防洪排涝和住房建设专项规划编制。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扩建蛟河西站停车场,完成旅游文化主题广场和世纪路西段、人民大街等配套绿化工程。新建续建厦门街、佛山路等8条街路,改造老城区人行道6.6万平方米,力争启动永祥、永泰小区基础设施改造。规划并建成城市天然气工程主管线。组织好水谷公园道路、水面等基础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滨河西路西段精品园林景观,安装北京路、南河游园路、长白山大街路灯172 基,方便群众休闲和出行。
          加快推进公路建设。启动省道蛟河至凤凰山段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完成大天线天北境内5.8公里和蛟奶线改建工程,修复义气岗子至团山子14.3公里水泥路,力争302国道江密峰至蛟河市区段改造工程全线竣工。
          有效实施城乡管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和房地产信息系统。加强供热企业运行监管,切实提高供热质量。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发挥市场主体功能,推进物业规范化管理,彻底改造一批弃管、老旧小区环境。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机动三轮车、黑车非法营运行为。实行城区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进一步改善乡村卫生环境。
          (七)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民生民利。
          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度改善民生民利,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百姓。
          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完成青背九年制等5所学校改造。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学生德育、体育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引进民营医疗机构,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新中医院投入使用。为5603户计生及计生特别家庭提供奖励扶助。高标准完成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村屯文化广场30个,强化公益服务和文化下乡,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扶持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扶持和创业优惠政策,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1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0.7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65万人。建成3个创业就业基地,为500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完成职业技能、创业等培训3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投入130万元资助2.4万名困难群众参合参保,大病救助封顶线提高到2.3万元。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稳步推进市本级福利中心公办民营改革,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水平。
          全力实施扶贫攻坚。对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精准分类,有针对性的强化产业扶持、帮助就业、教育补助、低保扶助等措施,实现一人一策脱贫。组织市直部门和企业帮扶贫困村,重点强化村集体经济产业和资产收益扶贫,实现一村一品脱贫。全年实现精准脱贫7000人。
          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加大上争力度,推进河南小市场等4片3.09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为210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或落实实物配租。加快实施城区老净水厂和二次供水管网改造,完成团山子水库收尾工程,强化水库运行管理,确保10月末实现城区24小时供水。投入运营26台电动公交车。新建科学储粮仓5000套。高效实施80项移民后扶项目。
          (八)全面抓好社会治理,切实维护和谐稳定。
          以法治为引领,以和谐平安为原则,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深入创建平安蛟河。以村屯、学校等20个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确保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稳步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地区靠前。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扎实组织法律“六进”等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四化融合、三位一体”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长效管理机制,抓好规范监管常态化。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三级矛盾调解组织作用,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规范信访受理程序,引导信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坚持领导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按照四个到位原则,努力化解信访积案。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加大上争力度,进一步完善社区办公基础设施。探索实施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严格社区服务管理绩效考核,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依法组织好新一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全面完成村级场所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九)积极落实各项改革,努力激发发展动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松绑注力。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法律咨询服务向村、社区等基层延伸。严格行政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强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逐步将乡镇街、村社区政务信息纳入全市政务公开平台,实现三级政务网上公开。
          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简政放权,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制订并公开责任清单,厘清部门责任边界,明确岗位责任。稳妥推进国有林场、供销社、公务用车、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整合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相关职能,正式运行不动产登记中心。进一步落实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确保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把程序合规与成果合格摆上同等重要位置,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分级管理,依法公开组织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国有产权出售、政府采购等事项,确保公平公正。以开展市场监管年活动为载体,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的服务与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目标已经明确,重在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在“研”字上做功课,不断增强履职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时刻注重获取新知识、了解新形势、掌握新精神。集中精力研究上级决策部署,努力吃透上情,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红利。把下基层作为工作常态,带着问题调研,搞准摸透情况,在破解难题中积累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决策要顺民意,建机制要敢破立,抓落实要接地气,切实把学习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全局的思路、推动发展的实践、履行职责的本领。
          (二)在“严”字上立规矩,努力提升工作成效。
          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察内部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用制度约束权力,做到干净干事。要严谨工作态度,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标准,严密工作程序,用“较真儿”精神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三)在“细”字上下功夫,全面优化服务质量。
          做细节上的“有心人”。谋划工作要把准脉、照顾面、抓到点,力求准确性、系统性、操作性。部署工作要制订“时间表”,明确“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将各环节着实。推进工作要重视过程,发扬“CT”精神,全面扫描、找准问题、锁定目标、一抓到底,使工作在细致上体现力度、精细上提升质量、细小处体现民本,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四)在“实”字上用真劲,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利长远、打基础的实事,杜绝表面文章、形象工程。增强担当意识,勇于直面矛盾,敢于动真碰硬,把足够的力量用在改善民生、优化服务上。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工作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果体现在一线。严格绩效管理,有效传导压力,努力营造以工作论高低、凭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
          (五)在“快”字上尽全力,显着提高行政效率。
          干工作要果断干练、雷厉风行。日常工作要规定时限,重点工作要倒排工期,临时工作要即定即办,全力追求“加速度”。密切协调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凝聚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精简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推动政府工作“加档提速”。
          各位代表!拼搏铸就梦想,实干才能兴邦。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带动全市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锁定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勇争先,为加快蛟河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词  句  释  义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
          2.项目建设“四个一”包保机制:指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一套推进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
          3.工业“1520”工程:指培育纳税5亿元及以上企业1户、纳税1亿元至5亿元企业5户、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0户。
          4.电子商务“六个一”工程:指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一个互联网+石材营销模式,一个村淘项目,一个旅游官网,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一个黑木耳网上销售亿元镇。
          5.农村淘宝项目:指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该项目于今年6月10日落户蛟河,我市是省内第二家、吉林地区第一家落户的县(市)。
          6.“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指由工商部门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保登记证、公安局刻制印章准许证明申请,通过审核后,发放载有统一社会代码的营业执照。
          7.农村“六清”环境整治:指在农村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六个方面为重点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
          8.互联网+: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9.安全生产“四化融合、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四化融合”即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控制、社会化监督,“三位一体”即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
          10.“三期”叠加:指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出现。
          11.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主要内容是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作为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3.省委“三个五”战略:指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即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协调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加快绿色发展;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发展;突出发挥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推进高教强省、人才兴省、文化强省和法治吉林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排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共享发展。
          14.五种思维: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蛟河实际,确定蛟河未来五年振兴发展要强化“五种思维”,即创新思维、协调思维、绿色思维、开放思维、共享思维。
          15.五个优势: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根据发展实际和自身潜力,提出蛟河未来五年振兴发展要发挥“五个优势”,即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平台优势。
          16.五项产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大局,立足现实、面向长远,确定蛟河未来五年振兴发展要重点抓好“五项产业”,即农业特色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新型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产业。
          17.PPP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8.“1332”产业发展工程:“1”是一产,就是现代农业;“33”是二产,就是巩固提升矿产品、林产品、农特产品加工3个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新型能源3个新兴产业;“2”是三产,就是突出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19.城区“三河”景观带:指围绕拉法河、蛟河和南河打造集绿化美化亮化于一体的景观带。
          20.“三纵四横”交通路网:三纵指省道榆江公路、尚西公路,铁路拉滨线;四横指302国道、珲乌高速、长珲高铁、长图铁路。
          21.宽带蛟河:指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入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
          22.4G基站:指专门提供4G服务的网络公用移动通信基站。
          23.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4.“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25.农业“三大体系”:指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
          26.手机APP: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27.O2O营销:指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28.法律“六进”:指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
          29.限上企业:指一定销售、营业规模以上的商贸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