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蛟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谢 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四轮驱动”战略,扎实开展“十项攻坚”,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持续放缓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齐心协力,攻坚破难,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到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4.4亿元,同比增长24.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4.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6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33.4%和3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6100元、9080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5.7%。
(一)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升级包装推介项目,创新开展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和定区域招商,积极组织参加“东博会”,成功举办“菌洽会”和“红洽会”。全年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78个,计划总投资196亿元。新开工重点招商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113亿元,完成投资20.3亿元。加大总部经济引进力度,注册总部近200个,实现税收超亿元。
(二)项目推进成效显着。落实包保服务,强化调度指导,跟踪督办手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全年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122个,完成投资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和48.1%。其中,工业项目57个,完成投资39.7亿元;商贸旅游项目11个,完成投资14.1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2个,完成投资33.2亿元;房地产开发及棚户区改造项目32个,完成投资33亿元。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上争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
(三)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制定出台了促进工业企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鼓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比照招商政策扶持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帮助企业化解难题。全年为企业争取无偿资金2300万元,协调贷款近10亿元。14户企业实现达产达效,15户企业完成技改扩能,20户企业晋升规模。长白山制药成功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后备库和全省百户企业上市培育工程。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203.2亿元、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和28.9%。工业企业税金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29.5%。
(四)现代农业特色显现。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服务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黑木耳、甜粘玉米、中草药、晒烟分别发展到6.8亿袋、6086公顷、2353公顷和1350公顷,生猪、肉牛分别发展到120万头、29万头,我市被评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市”。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5户,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89亿元,同比增长20.5%。启动了省级“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粮食产量达到89万吨。投资7700万元,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183个,建成省市级示范村7个。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扎实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
(五)商贸旅游活力增强。立足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引进商贸项目,国贸购物中心、新区商业中心开工建设,四星级世纪大酒店、长白山特色旅游产品一条街主体完工,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扩建工程、鑫进蛟龙大酒店投入运营。积极推进城乡流通网络建设,“万村千乡”连锁店新增3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新增27户。投资10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景区配套设施,成功举办了红叶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1.6万人次,总收入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28%。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
(六)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供水、燃气、排水等专项规划。全市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及棚户区改造项目145万平方米,竣工90万平方米;清华街、玉清路等4条街路完成基础工程,首美商业街南段、永安路西段、鸿泰路建成通车;新立屯至首钢小区大桥完成主体工程,蛟新大桥重建工程竣工;实施了15条街路LED节能路灯改造,完成北京路东段亮化和迎宾大道、深圳大街绿化;维修改造302国道等县级以上公路13.2公里,新建农村水泥路60公里;完成了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年度任务和100项移民后扶项目。扎实开展“城乡管理提升年”活动,打造了3个精品小区和6条精品街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面投入使用,城管进乡镇启动实施,城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民生工程有效实施。总投资6.4亿元的团山子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暖房子”工程43万平方米,改造国有林场职工和农垦职工危旧房2757户,落实住房困难家庭廉租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2700户;改建了人民广场,启动了水谷公园和蛟龙公园绿化;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供热管网,撤并整合热源,调整供热布局,城区30万平方米楼房供热条件得到改善;新建、续建、维修校舍12所,义务教育阶段校车规范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市医院门诊综合楼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市级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公职人员津补贴标准及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年报销限额均大幅提高。
(八)社会环境日益和谐。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91件,办复率100%。加大社区建设投入,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办公用房4602平方米,建设农村社区90个。“干部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政府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化解信访积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深化普法教育,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秩序保持良好。
同时,我市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电影公司被评为全国优秀放映单位,广播电视台11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实现五连冠。“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省级创业型城市”、学前三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工作通过省验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武装及防空、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审计、监察、统计、档案、工商、质监、金融、保险、电力、通讯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今年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戮力同心、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人民团体、垂直管理单位、驻蛟部队和武警官兵,向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蛟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冲击,我市部分企业市场萎缩、效益下降,加之房地产、高铁入税低于预期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加大了整体经济提质增效和组织财政收入的压力;投资减弱与加快发展之间矛盾凸显,县域间竞争激烈,招商引资难度增大、成本增加,扩张经济总量面临着挑战;重点民生事业投入资金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维护安全生产,化解信访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个别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服务意识差、行政效率低、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落实吉林市新一轮“十项攻坚”任务和“三年看蛟河、实现新跨越”指标体系,加快实现我市“三个30”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中朝共同开发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正式运营,吉图珲铁路客运专线快速推进,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长吉图轴线节点上的蛟河,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后发潜力蓄势待发,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满怀发展激情,坚定发展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坚持工业强市、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四轮驱动”战略,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在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城乡建设、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确保“三年看蛟河”取得开门红,为实现“三个30”奋斗目标,将蛟河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城市靓丽、百姓富足、生态优良、文明和谐,宜业、宜游、宜居的新兴中等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经济指标安排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9亿元,同比增长20.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6.6︰49.8︰33.6;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3.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30.2%和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800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9%。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切实抓好三大方面10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增强经济实力,倾力打造宜业蛟河。
突出平台建设,加速项目集聚,注重质量提升,培育产业特色,共建共享“宜业城市、实力蛟河”。
1.合力推进经济开发区率先突破。蛟河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设计物流园和山东工业园,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加快完善在建功能区路网和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围绕建设商贸物流园和生物制药、长白山特产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园区,重点攻关推进吉林蛟河国际内陆港、洋参叶皂苷冻干粉针和蒺藜脑通胶囊、亮达医疗器械、海亿特电动自行车、开利空调配件等亿元以上大项目,全年至少开工建设亿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各4个。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0%、40%。天岗石材产业园区: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高标准编制实施石材产业发展规划。强化经营资源理念,依托吉岗矿业公司,加快矿山勘探开发,提升开发区主导发展能力,年内力争新开发石材矿山10座。全力推进中国天岗石材城、闽商石材工业园、兴洋石材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引进年处理60万立方米废弃石料、玉石板生产等石材废弃物综合利用及非石材类工业项目,全年至少开工建设2个亿元以上、2个5000万元以上和4个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6.2%、23.7%。奶子山开发区:适时完成国有建设用地拆迁腾空工作,搞好环境治理和土地平整,完善基础设施,集中力量推进500万吨煤炭精洗及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启动9公里铁路专用线恢复,建成一条240万吨洗煤生产线,年储煤200万吨。充分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全力跟踪兽用针剂、古典家具、多威蔬菜和钢材批发市场等项目,全年至少开工建设1个亿元以上、2个5000万元以上和5个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0%、50%。
2.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现有企业建设用地清理力度,立足我市优势资源和存量资产,深度包装30 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强力推进武汉凯迪生物质汽柴油、凯迪机械加工、沃尔华挖掘机、广东一方制药中草药免煎颗粒、天麻深加工、新安屯钨钼金多金属矿开发、电子级二氧化硅微粉生产等一批重点攻关项目,确保新签约落地项目80个。进一步强化总部经济引进工作,总部纳税达到财政收入的15%以上;积极协调推进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等上争资金项目,力争全口径上争资金突破6亿元。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选择30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落实“四位一体”责任推进机制,一季度加快办理前期手续,确保20个项目4月份集中开工。全年计划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当年完成投资158亿元;竣工项目35个,当年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
3.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工业企业。调整完善促进工业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继续坚持比照招商政策支持现有企业技改扩能,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围绕制药、矿产建材、长白山特产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和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认真组织实施“五个10”计划,落实包保帮扶机制,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振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凯迪生物质发电、日泰管业等10户企业建成投产,松花湖管业、睿顺科技等10户规模以下企业晋升规模以上,天一昊宇、祥晖输送带等10户企业达产达效,金刚水泥、松江管道等10户企业技改扩能,天翔炭业、龙士达钢结构等10户企业纳税额度晋档升级。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金分别实现253亿元、89.5亿元和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3.8%和40%。
4.扶优做强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突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着力构建黑木耳、甜粘玉米、晒烟、中草药、生猪、肉牛六大特色产业链。在扶持壮大黑尊生物科技、吉林得利斯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继续加大攻关推进力度,至少新引进建设5个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年内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3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户,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1.42︰1。认真组织实施总投资6600万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抓好14个国家级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粮食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启动天岗、白石山城镇化试点工作,加大改革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认真组织实施第二轮“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20个村屯的绿化任务。鼓励发展富村产业,用活用好扶持资金,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实现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目标。稳步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化解年度农村公益性债务。
(二)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宜游蛟河。
立足自然禀赋,优化人文环境,发挥品牌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共建共享“宜游城市、魅力蛟河”。
1.大力搞活商贸物流业。高标准编制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启动铭远、天源等物流园区建设,为建设蛟河国际内陆港奠定基础。加快推进长白山特色产品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完成国贸购物中心主体工程,力促新区商业中心和四星级世纪大酒店投入使用。加强与南方品牌针织企业的联系,探索打造伟基国贸服装针织品集散中心。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高效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效率。
2.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抢抓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机遇,搞活机制体制,鼓励多元投资,支持吉视传媒蛟河分公司、蛟河广播电视台和改制后的艺术团加快发展;深入挖掘拉新战役历史、巴拉文化、朝鲜族民俗和漂河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包装,大力引进文化产业项目,催生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制定前进古城遗址、拉法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狩猎遗址保护与开发规划,做好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工作,广泛开展文物收集活动,组织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扶持民间专业博物馆建设,为尽快启动市综合博物馆创造条件。
3.加快提升旅游产业。积极争取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动融入长吉图旅游一体化和吉林市松花湖旅游区建设,构建面向东三省、辐射东北亚的旅游大格局。立足温泉产业突破,加速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整合旅游资源,精心包装项目,全力推进大型综合性旅游开发。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红叶谷景区部分道路,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完善拉法山、白石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人行步道、旅游标识等设施,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继续办好红叶旅游节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坚持打造以红叶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深入开发独具魅力的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年力争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0%。
(三)立足提高百姓福祉,倾力打造宜居蛟河。
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生事业,提升城市品位,共建共享“宜居城市、幸福蛟河”。
1.切实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力抓好10项重点城乡建设工程:(1)完成政府办公楼新址周边和高铁西客站区域规划设计,规划引导城中村改造建设,新开工城区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面积76万平方米。(2)科学规划城区桥梁布局,确保新立屯至首钢小区大桥建成通车;完成漂河、松江、天岗境内3座危桥改造。(3)投资7798万元建设上海路、昆明街等9条城区道路,维修老城区道路2万平方米。(4)总投资3.5亿元,启动蛟河至松江26公里水泥路改造,全面完成302国道江密峰至蛟河市区段70公里、吉天线15.8公里维修改造和40公里农村水泥路建设任务。(5)投资3000万元建设城防四期复式河堤。(6)投资2500万元启动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7)投资1410万元新建污水配套管网8.3公里。(8)投资2000万元完成18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投资4782万元完成1万延长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0)投资2963万元完成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治等项目。扎实推进城乡管理主题创建活动,搞好乡镇建设规划,突出抓好城市薄弱小区和乡镇所在地环境整治,依法依规整顿物业,严格整治小锅炉污染,积极开展市区垃圾不落地试点工作,加快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乡管理水平。
2.统筹抓好各项民生事业。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认真解决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
努力搞好10项重点“民生工程”:(1)力争完成团山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截流。(2)启动建设总投资1.02亿元的松花湖生态环境保护湿地项目。(3)投资1990万元启动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4)投资1350万元,完成蛟龙公园、水谷公园年度建设任务和长白山大街、北京路西段亮化工程及深圳大街、城区河堤绿化。(5)启动建设实验小学分校,启用新区永泰幼儿园,完成二高中教学楼、前进九年制学校综合楼等5所学校校舍新建、续建任务。(6)启用投资3000万元的创业和就业服务中心。(7)建设农村社区76个、日间照料中心19个。(8)完成总投资2500万元库区移民后扶项目80项。(9)投资1500万元完成2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9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0)投资1600万元完成4000套科学储粮仓建设任务。
认真办好10件重点“民心实事”:(1)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市医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适时启动中医院移址新建,投资360万元建设卫生监督所和河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以上行政村卫生室、70%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要求;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以上。(2)大病救助、因病致贫救助封顶线分别提高到1.7万元和1.1万元,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住院治疗自理费用平均降低到20%以内。(3)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2200元,为6200户低保家庭发放供热补贴150万元。(4)落实优惠政策,启动再就业市场建设;新增城镇就业9300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年末统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8.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为500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00万元,带动就业3300人。(5)投资200万元对老城区部分楼房实施二次供水改造。(6)改造农村危房300户,为2172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或落实实物配租。(7)投入260万元对校车实行奖补,规范校车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继续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饮用水、为享受低保待遇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餐,为幼儿园的孤儿和享受低保待遇的儿童提供资助,为4200人次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助学资金450万元。(8)对2467户农村计生家庭进行奖励扶助,免费为5.4万名育龄妇女提供计生技术和生殖健康服务。(9)启动蛟河体育场续建工程,完成4个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50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组织文化下乡演出60场,放映公益电影3000场。(10)改造公安指挥平台,新设信号灯岗和交通出城卡点各10处,安装公共高清数字视频监控探头100个。
3.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认真做好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六五”普法,争创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依规解决各类信访问题,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确保完成既定目标,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转变作风,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一,强化民主意识,营造发展环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创新活动载体,动员引导全市力量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营造团结、和谐、求实、干事的浓厚氛围。
第二,强化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认真落实“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吸纳民智,切实为群众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发挥市长公开电话、政府网站、城乡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健全联系和服务百姓工作机制,全面畅通便民服务渠道。强化首办负责、并联审批和限时办结制度,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用实际行动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赢得群众拥护。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工作落实。大力倡导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恪守发展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以制度强化责任,以责任促进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追求政府行政成本最低化,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和跟踪问效制。加大督查力度,推行过程督导、限时督办,确保“执行任务不找借口,落实政策不打折扣,考核问责不走形式”,真正形成奖优、治庸、罚懒的奖惩机制。
第四,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依规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矛盾问题。落实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真正把法治理念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第五,强化廉政意识,保持风清气正。坚持“一岗双责”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构建政府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切实增强自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重点加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公示力度,加大社会保障资金、重大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纪案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全面塑造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同心同德,奋力开拓,为加快实现我市“三个30”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