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2 14:51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船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过去五年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坚持“工商并举”加快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过去五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实力船营,和谐船营”的目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全力组织实施经济总量翻番、“1234”发展战略,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1%,五年增长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8.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230.5亿元,引进项目9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个。全口径财政收入五年平均增长23.8%。五年间,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用于改善民生;企业改制、教师工资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实现了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船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我区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尤为集中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紧紧抓住“长吉一体化”建设的历史机遇,着力实施“三动”战略,统筹推动“三化”进程,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排名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增长23.5%(预计数,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增长20.2%;全口径财政收入13.1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38%,地方级财政收入5.4亿元,增长36.6%;农民人均纯收入6360元,增长8%。 (一)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经济发展基础明显增强 通过项目引领,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02个,完成投资191亿元,新建续建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8个,投资额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达54.6%。紧密围绕“1234”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招商引资,精心组织参加世博会、东博会等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成功引进了香港世界童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旅游产业项目;红星美凯龙家私城、大商百货超市等服务业项目;吉东木制品加工等工业项目,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淞城年仓储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及玉米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双立智能化仪表等都市工业项目,瑞鑫物流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广泽年产1.18万吨婴儿配方奶粉及10万吨液态奶、源源热电四期扩建工程等一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被列入市级百项工业重点工程计划,项目投资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加大对工业企业扶持服务力度,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积极建立工业企业协调服务和联动推进机制,对规模工业企业,特别是其中8户市重点工业企业采取跟踪调度和限时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恒盛毛纺等企业产值大幅提高。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扩大企业产能,东泰锅炉等一批2006年以来落地的工业项目产值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积极与吉林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为福源馆等20余户企业协调解决贷款2.05亿元,切实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作用,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精心组织工业企业抗灾自救,8户受灾工业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达到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6.2%。 (三)创新税收征管机制,财政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强化财税收入征管服务,创新财税管理办法,健全社会综合治税体系。通过加强重点税源和新增税源的服务和监控,采取乡镇街税收包干机制,实施属地协助管理,促进零散税源征缴,税收征管服务能力有效增强,促进增收3800万元。建立重点项目包保和跟踪服务长效机制,实施招商引资和总部经济联动,促进增收3.2亿元。强化财政监管,扩大会计集中核算范围,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强化工资统发管理,加强国有资产和票据管理,推进了政府依法理财。 (四)坚持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深入推进城区西部开发,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越秀、林家沟等重点棚户区和危旧楼改造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同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质量,建设省级、市级生态园林式庭院、园林式小区14个。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达标年”活动,实施“五清一净”等专项清理整治,推进了城市市容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组织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搜登站镇和大绥河镇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和改造。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包联共建的方式支援新农村建设,投入400余万元用于71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同时,将一乡三镇主干街路纳入清扫保洁作业范围,实现了城市近郊卫生一体化管理,乡镇、村屯卫生环境“脏、乱、差”状况明显改善。 (五)奋力抗击特大洪涝灾害,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全区上下众志成城,科学指挥,周密部署,迅速组织农村和城区“两线”作战,紧急调集人员、物资、设备,对全区17座中小型水库进行严密防守,对温德河大堤及低洼险段进行重点加固。紧急疏散转移城区低洼地带和水库下游行洪区内群众5.8万人次,确保了无一人伤亡。千方百计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募集款物价值1000万元,积极调拨救灾资金3000余万元开展灾区援助和灾后重建,水毁1.35万延长米道路、17处桥涵在最短时间内抢通,4所重建学校主体工程完工,1000余户倒塌和受损房屋70天内全部重建和修缮完毕,受灾群众正常生活在短期内全面恢复。 (六)扎实办好涉及民生各项实事,改善民生工作取得重大实效 努力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新增财力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年初承诺的民生“八件实事”全部落实,投入达到1亿元以上。不断强化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新建创业市场1处;创造就业岗位1.8万个,新增就业人员1.4万人。努力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棚户区、危旧楼竣工面积150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511户,安置低保无房户566户;改造农村泥草房670户;完成18个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维修改造20栋弃管楼,“暖房子”工程任务全面完成。继续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能力。14.3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立了66个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满足了8.6万参合农民小病不出村的就医需求;船营中医院改造、船营二医院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搜登站中心校等5所学校。投资300余万元,对七中、二十五小等10所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全面维修。为全区广大师生免费提供桶装饮用水,解决了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做好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残疾人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为低保家庭、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等困难群体发放城乡低保金、生活费、救助救治金5500余万元,对部分贫困残疾人住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了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七)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发展 加大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力度,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项,有6项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并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资金支持。深入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制度,成立了船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荣誉称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建4处乡镇文化站和44所农家书屋;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我区取得了15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积极开展城市医院支援农村活动。食品安全15项专项整治收到良好成效;实施防控工作进社区,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4.9‰以内。圆满完成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强化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新建17处社区养老服务站。认真完善信访工作责任机制,集中解决了一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林地争议等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受灾群众的宣传疏导工作,有效化解了不稳定因素。深入推进“平安船营”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面完成“五五”普法验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专项排查整治,公共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通过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完成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船营区志》正式出版发行。文明城区创建、民族宗教、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残疾人保障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在非常艰难和严峻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区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驻区省市直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区人大、区政协及全体代表、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企业家、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仍然不足;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能力仍需加强;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发展任务 未来五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扩大经济总量和财政增收为目标,以“科学发展、壮大实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整体布局、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发挥优势”为原则,继续坚持“经济工作突出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注重实效”的方针和“工商并举”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长吉一体化”建设,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推动船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90亿元,年均增长16.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万元,年均增长15.8%;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9亿元,年均增长24.4%,全口径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2.4亿元,年均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以上。 突出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以“一城三区”为核心的发展框架。 重点建设“西部新城”。围绕城区西部开发,沿雾凇西路、长春西路、解放西路,推进城区向西北部、西南部拓展,发展商贸和地产业,开发和引进文化创意、技术研发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功能齐全、适宜人居的高品质西部新城。 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以河南街为核心,将吉林大街以西、北山公园以东、桃源路以南、松江中路以北的区域,打造成中央商务区,大力建设商贸、金融、大型餐饮、高端综合性商场等项目。 重点建设船营经济开发区。提高项目入区门槛,积极培育电子电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摆放符合中心城区发展要求的高附加值项目;在雾凇西路两侧重点引进大型物流、商贸业项目。 重点建设观光农业旅游园区。深度挖掘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建设以温泉度假、休闲养生、农业观光等产业为主的温泉旅游示范区,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相关产业。 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批发零售企业改造升级;发展特色餐饮业和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企业;培育金融、文化、创意、咨询等产业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到2015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占全市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0%以上。 突出壮大规模工业企业,促进产业集聚。以原有工业企业为核心,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到2015年,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0户,增加值达到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比2010年翻两番。 以观光农业旅游园区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建设规模化、品牌化和标准化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近郊畜牧业园区、千亩鲜食葡萄及百万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园区。到2015年,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100个。 突出民生民利事业,全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发展成果更多用于民生民利方面,保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方面的支出。 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科学知识普及推广,大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重点扶持农村教育,支持民族教育发展,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 繁荣群众文化体育事业。推进社区文化、民间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到2015年实现体育健身器材覆盖全区各乡镇街。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开发就业岗位、实施惠民政策、加强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多层次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要。 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承载能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长春西路、解放西路、雾凇西路等主要干路的贯通工程;全面完善农村公路网,力争实现屯屯通。 三、2011年工作安排 结合“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2011年,我们将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和克难奋进意识,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坚持“三化”统筹,实施“三动”战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抓好重点经济工作 2011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6%。 一是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工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全方位、多领域招商。突出重点领域,围绕“1234”发展战略,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精心组织好在重点区域和城市举办的招商推介会,邀请各地企业家协会组织、大企业来我区投资考察,对接洽谈一批大项目,推动台湾百脑汇IT卖场、上海光学镜片生产等亿元项目顺利签约落地。落实招商工作目标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对招商责任单位引资进展情况,加强调度,搞好督查和考核认定,全年招商引资要实现到位资金37亿元,完成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 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切实强化项目管理和推进力度。结合招商引资工作,落实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定期调度、落实检查,着力形成“落地开工一批、建成投产一批、达产达效一批”的项目建设强劲态势。开工重点项目要超过100项,力争达到150项以上,重点落实10个5亿元以上的工商业大项目,形成新的投资规模。突出推进西山区域综合开发、红星美凯龙家私城等商贸业项目,紫光北郡、隆泰碧水山城等地产项目,公路机械年产50套沥青旧料再生组合搅拌设备、鑫曙光年加工20万平方米实木窗及1万立方米集成材等工业项目,绿孚年产5万吨绿色优质水稻及5万吨玉米烘干等农业产业化项目,确保6月份前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年产30万支绝缘子及10万支避雷器、圣德泉养老度假新城等续建项目,力争当年建成投入使用。重点支持源源热电、吉东木业等企业启动改扩建项目,努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三是进一步抓好财政增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努力扩大财源,引进一批纳税能力强的工商业大项目;挖掘现有税源潜力,加大重点税源企业扶持力度,对92户重点税源企业实行领导包保,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扩大规模、增产增效;分行业、分层次组织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努力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年内要新增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10户,新增税收1000万元。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完善商(市)场管理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委托代征税款;加大稽查力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清理规范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通过综合治税新增税收1000万元。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发展楼宇经济,从服务、管理、政策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力争增收1.5亿元。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预算约束,合理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二)以构筑和谐社会为目标,突出抓好各项社会事业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星火科技信息网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着力实施覆盖全区的标准化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提高学前教育及农村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9项服务;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认真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抓好高档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服务试点,把农村奖扶、城市特扶纳入民生工程,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注重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开展军地双拥双支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办好民生各项实事 切实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以城乡低收入群体为重点,着力落实相关富民政策,切实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和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问题。 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突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实施养老援助计划,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新建1处社会福利机构。推进创业就业工作,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就业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维权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加快小绥河村、欢喜村等8个省级示范村建设,每个示范村要形成1个主导产业,引进1户加工型企业。加强牧业小区建设,全年新(扩)建6个牧业小区。实施“菜篮子”工程,在搜登站镇建设市级百公顷蔬菜生产基地。加强农村环境执法,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等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成果。新建32公里农村道路。修建6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000人饮水安全问题。 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加大棚户区、危旧楼改造力度,完成拆迁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力度,力争新建4万平方米廉租房、公租房,解决800户低保户、无房户和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67户。深入推进“暖房子”工程建设,完成3座“小锅炉”并网。加强市容管理,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创优年”活动,认真组织小区综合整治、校园周边卫生环境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美化、绿化工作水平,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围绕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左家水库治理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鳌龙河和搜登河流域纳入治理范围。加快水毁耕地复垦,因地制宜恢复耕种能力。完善4所重建学校配套设施,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落实包保责任,通过争取相关贷款、提供生活救助等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础,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完善排查化解机制,针对城镇拆迁、劳动社保、环境保护等信访问题突出的领域,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密切关注来自各层面的社情民意,对热点信访问题专题研究;对全区集体访积案进行集中清理,逐一研究解决办法,全力推动“事要解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强化长效监管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投入,全面提升综合防范能力,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进“平安船营”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更加有效地维护好社会的安全稳定。 (五)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大力气抓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打造优良发展环境。 一要务实勤政。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船营发展为重,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每项工作,不求表面政绩,脚踏实地为长远发展奠基铺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创新经济发展思路,落实经济工作措施,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增收等各项重点经济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较多困难的实际,进一步抓好就医、就学、就业以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强化以区长公开电话为中枢的联动式服务网络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要善政重行。正确把握我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和战略重点,紧紧围绕“1234”发展战略,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在推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方面下功夫,着力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上下功夫。敢于碰硬,善于解决难点重点问题,敢于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打破旧有模式,创新发展举措,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清除加快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廉洁从政。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加强对政府部门及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加强对重大决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和热点领域、敏感部位的监督,整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软环境建设问题,对影响经济发展的,无论涉及谁都要坚决查处,真正形成违纪必查、查实必惩、惩必能警的防治腐败工作声势,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严格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审批项目的清理力度。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主办负责制,优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方便群众。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和行政复议机制,及时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2011年的目标任务也已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卓有成效地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为推进和实现“实力船营,和谐船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