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2 15:03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桦甸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及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五年,是综合实力迅速攀升、城乡面貌显着改善的五年,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激发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争先发展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及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全面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由52.7亿元增加到190亿元(2010年为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29.3%;三次产业比由34:39:27调整为17.6:55:27.4,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粮食总产量达到10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行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3.71亿元增加到10.55亿元,年均增长23.3%;地方级财政收入由2.2亿元增加到6.8亿元,年均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1.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1.7亿元增加到53.2亿元,年均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6803元和3386元增加到15580元和6810元,年均分别增长18%和15%。2009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三强。 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和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共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浩成陶瓷、浩癸陶瓷等项目投产运行,成大弘晟干馏一期、15万吨还原铁二期、鸿博钼矿等项目试生产,桦清玉、富邦中密度板等项目进行设备安装调试,36万吨环保纸项目完成厂房及办公楼内部装修,奥贝球铁精密铸造、长白山绿色食品、宝源矿业10万吨铁精粉等项目开工建设。红石抽水蓄能电站落实投资主体。康缘药业、海外药业落户桦甸。粉末冶金、页岩油深加工、生物质发电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 ——工业运行质量显着提升。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65亿元、增加值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3%和34.3%。丰泰页岩油、亚泰陶瓷、鑫源矿业等9个建成项目达产,新增规模企业23户。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8户,同比增长35%。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5%。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新建各类产业园区130个,其中国家级牧业小区3个、省级15个,连续三年被吉林市政府评为黄牛生产先进县(市),并被确定为国家级能繁母牛养殖基地示范县(市)。开工农业产业化项目28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吉林市级2户,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合并行政村16个。培育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7个、吉林市级样板村1个。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74处,改造泥草房1050户。“十一五”电气化县建设通过国家验收。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建设绿美、卫生村屯105个,圆满完成“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各项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70.2%。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乡消费层次、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完成了《桦甸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肇大鸡山、红石湖、白山湖等重点景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白桦节及“乡村游”系列活动。进入全省旅游强县(市)行列。红石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金水路新建及28条道路热封、改造工程,城区道路通行质量大幅提升。新增城区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如期完成二次供水归并改造工程。实施单户供热改造3.3万平方米。完成8条主街路路灯节能改造。新建水冲式公厕3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建设回迁安置楼5.6万平方米、廉租房2.5万平方米,开发住宅小区35.7万平方米。苏密沟辉发河大桥、公路客运总站竣工交付使用,吉桦公路桦甸至付家段热封工程完工,新修农村水泥路54.2公里。左蒲高速公路桦甸段、长天线红石至夹皮沟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白泉铁路进入外业设计阶段。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收入征管,强化综合治税,发展总部经济,全口径财政收入比上年净增2.03亿元,地方级收入净增1.39亿元。共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5.5亿元,实现财政支出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8%和33.3%。财政工作受到财政部的肯定和奖励。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市体育馆建设,歌舞团剧场加盟中影集团数字院线。完成八道河子、桦郊等4个乡镇卫生院维修改扩建工程和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手足口病防治成效显着。完成15个村10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政策生育率达9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以下,被评为东三省军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双管双助”工作先进县(市)。新增城镇就业997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74万元,全民创业扎实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社保服务中心建设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光荣院维修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启动儿童福利院建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推进。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法治桦甸”建设卓有成效,被评为“全省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市”。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与群团组织联系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持续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被评为“全国平安畅通县(市)”。 ——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投入资金1.61亿元,如期完成了全部倒塌损毁房屋的重建维修工作,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修复水毁堤防71.6公里,145处水毁农村饮水工程全部实现安全供水。521公里水毁公路全面恢复通车。市政、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恢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十一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关门砬子水源地治理一期工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审计、物价、民族、宗教、侨务、外事、移民、气象、老龄、档案、街政、社区、征兵、民兵预备役等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在百年不遇的大灾之年,各方面工作能够取得这样好的业绩,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域内外投资者、驻桦单位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受交通、土地等各种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速度不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收增长源生成缓慢。“7·28”特大洪灾使我市城乡基础设施遭受重创,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职能转变不到位、办事效率不高、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一些??难点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十二五”是我市争先发展、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站排头目标的关键期,是实施“三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深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三化”统筹,继续坚持工业主导、项目支撑、商旅活市、创业富民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壮大“六大优势产业”,努力构筑以“一城五镇”为载体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尽快把桦甸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中等城市。 到201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2亿元,年均增长24.8%;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1亿元,年均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亿元,年均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0亿元,年均增长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00元和105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4%和9.1%。城镇化率达到60%。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具备中等城市规模。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站排头。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5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27.8%。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87亿元,同比增长24.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亿元,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7600元和7560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1%。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集中突破重大项目,增强投资拉动力 科学策划包装项目。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工业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方面,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取向、政策性资金投向和国内外资本走向,认真策划论证包装一批有规模、有牵动作用、有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充实项目库。全年包装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包装额度达到500亿元。 努力提高招商实效。突出市级领导、经济开发区和重点经济部门的主体作用,集中精力打好招商引资冬春大会战。鼓励现有企业与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兴办资源精深加工、接续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实施资源招商。围绕培育主导产业集群,集中在油页岩综合开发、矿产资源精深加工、长白山医药食品等领域引进一批基地型、研发型、加工型大项目,实施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开发区体制优势,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以招商助推开发区建设,实施园区招商。鼓励各类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域外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实施企业招商。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十个重大项目(油页岩综合开发、水能开发、新型能源、冶金、机械制造、环保纸、非金属开发、长白山医药、绿色食品、市场建设),进一步落实责任机制、推进机制和奖惩机制,努力掀起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全年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确保成大弘晟干馏厂(24台干馏炉)、西金沟电站(2台机组)、36万吨环保纸、圆方机械精密铸造、长白山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5万吨粉末冶金、100万吨改性原料基地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推进丰泰油页岩瓦斯发电、80万吨页岩油提取汽柴油、万两河水利枢纽工程、辉发河梯级电站、生物质发电、康缘药业、海外药业、润达木业、林赢木业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成大弘晟半焦发电厂、双山头铁矿、方解石深加工、陶瓷薄板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二)强化扶持保障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全力推进金、铁等金属矿产向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转化,环保纸向下游产品延伸,陶瓷向高档产品和工艺品开发,桦清玉向规模化、系列化拓展。以打造百万吨油页岩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和东北最大的水电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油页岩综合开发和水电梯级开发,积极发展风能、生物质发电等新型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汽车半轴生产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高档实木家具、木制工艺品生产为代表的林木深加工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林蛙、人参、甜粘玉米、山野菜(果)等长白山特产资源深加工,加快引进品牌企业,积极开发北药新产品和绿色食品、保健品,推进医药食品产业现代化。 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办名企、出名品、创名牌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环保、安全等各类认证工作,培育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力争5个以上新产品通过省级认定。推进圆方集团、隆泰药业加快完备上市条件并进入辅导期,帮助丰泰油页岩公司借壳上市。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包保服务机制,强化工业运行调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和产需衔接平台,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要素协调、融资担保、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力度,全力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成长型企业升级晋档和新建项目达产达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5户、超亿元企业15户,纳税超亿元企业2户、超千万元企业10户。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样板村、示范村、重点村建设。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0处,改造农村泥草房828户。全力推进农业生产灾后恢复,复耕重度水毁耕地1000公顷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05万吨水平。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恢复与建设,实施大肚川、大碱厂、大顶子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水毁河道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夹皮沟、红石、八道河子、常山、二道甸子5个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园区农业,各类产业园区达到35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0个,专业屯达到120个。发展甜粘玉米3900公顷,中药材1.35万公顷,代料木耳3400万袋,烟叶300公顷,林蛙油产量达到40吨。发展壮大牧业经济,重点推进10万头优质肉牛经济园区、10万头能繁母牛养殖园区及年出栏10万头长白山野猪驯养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5万头肉牛屠宰及深加工、韩边外野山参加工、野生橡子粉深加工等60个产业化项目建设,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户、吉林市级2户,省级着名商标1个、地理标识和有机绿色认证2个,吉林市级名牌产品2个。切实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加强劳动力中长期技能培训,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域外转移。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出台农民进城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定居、进厂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域内转移。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新增劳务收入1500万元以上。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加强“三项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合村并屯工作。继续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公益性事业债务化解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有序流转。 (四)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不断提升服务功能 搞活商贸流通业。加大专业市场、专业街建设力度,启动吉林国贸·沃尔玛桦甸分店建设,推进莲花河商贸一条街、科技电子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果菜市场建设项目。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尽快发挥长白山特产商贸城辐射带动效应。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搞活粮食流通。继续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政策,健全农村消费网络,培育消费需求。 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大旅游总体规划实施力度,科学编制白山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依托“长白山”品牌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推进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白山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大旅游项目包装力度,组织域外旅游宣传及项目招商推介会,促进项目合作。高质量办好第六届白桦节,扩大形象宣传,开拓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白泉铁路、高等级公路规划实施形成的潜在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推动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完成市区物流中心站迁建工程,加快构建市区、东部矿区、红石林区三大物流园区。加大对金融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保险、证券、咨询、信息和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五)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载体 加快开发区规划建设。尽快制定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油页岩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材料(陶瓷)工业园区、医药食品工业园区3个专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启动2.02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完成环评、规划等前期工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BT、BOT等方式,加快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 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开发区相对独立的审批管理权限,提升开发区封闭运行、自主管理、滚动发展能力。积极推行“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工作模式,切实提高开发区招商实效。严把入区项目质量关,加大违规违约项目清理力度,盘活开发区土地存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开发区全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部经济纳税1000万元以上。财政收入增幅要达到35%以上。 完善重点镇工业区布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聚集资源要素,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镇域工业集中区,引导相关企业和项目入区发展。重点推进夹皮沟冶金工业园区、红石砬子林木资源深加工工业园区、北部(常山、桦树、二道甸子)农牧特产加工产业带建设,使工业集中区尽快成为乡镇工业的新引擎和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六)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 高水准编制城市规划。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拓展空间、彰显特色”的总体要求,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合理调整各类用地布局,新增城市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做好各类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严格城市规划执法,确保城市建设在规划的框架内规范、有序进行。 高质量建设重点工程。合理经营城市资源,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围绕十个重点民生工程(交通道路、城区街路、安居工程、供水供气、“三化”工程、文体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施、民政设施、水利设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北外环路、东环路中段、滨水路、滨水东路建设及大兴街、长胜街西段等4条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推进金城公园二期建设,突出抓好清水绿堤沿线、新建小区、城市出口和主街路两侧绿化,新增城市绿地4.6万平方米。完成10条主街路路灯节能改造,实现高标准、低能耗的城市亮化。垃圾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及配套建设工程竣工。改造市区供水管网64公里。实施城市天然气改造工程。争取桦甸大堤防渗和排涝站重建工程立项并开工建设,完成火龙河治理,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新建回迁安置楼3万平方米、廉租房1万平方米,开发房地产30万平方米。完成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受灾校园校舍恢复重建和旧危校舍改造,游泳馆建成投入使用。白泉铁路完成前期可研并启动拆迁工作,吉桦线付家至蚂蚁河岭段热封工程竣工通车,力争长天公路红石至夹皮沟段改造年内开工,积极推进左蒲高速公路和尚西线公路前期工作。加大农村水毁公路修复力度,全面完成水毁桥梁重建任务。 高效能强化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以法治城、综合施治的原则,深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供水、供热、燃气、清雪、市容保洁特许经营制度,提升公益事业服务质量。 (七)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扩大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受惠面,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创业实效。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完成市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规范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农村养老大院。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突发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全国卫生城创建前期准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政策生育率达到92%以上,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启动广电中心及电视发射塔异地重建工程,扩大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完成村屯绿化60个,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333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有效改善城区大气环境。狠抓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探索环境保护税征收运行机制。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争启动“十二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增补项目。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机制,提高自然灾害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以矿山、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接送学生车辆等为重点,狠抓生产、消防、交通等领域安全管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城市监控系统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平安桦甸”建设成果。启动“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八)坚持增收节支,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严格税收征管。切实做好税源调查、监控、分析和预测工作,合理调整税收基数,确保税赋公平合理。强化税收征管和稽查,狠抓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做到大小税并举、整零税齐抓,实现应收尽收和及时入库。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扩大总部经济规模,提高总部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 科学安排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灾后重建、工资发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完成第二轮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提高住房公积金财政负担比例,增加工资性收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行政经费预算,安排更多财力为人民群众办事、为城乡百姓造福。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学习,提高引领发展能力。大力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子、学习型干部创建活动,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加强现代经济、金融、法律、科技、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掌握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努力用新思维分析新事物,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破解难题和引领发展的能力。 规范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进一步约束、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善重大决策专家论证、民主评议、集体决策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求真务实,提高为民办事能力。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深入一线,真抓实干,不摆花架子;珍惜民力,量力而行,不搞脱离实际、劳民??名,办实事不尚虚荣,多做企业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百姓满意的事。以服务意识最强、收费标准最低、办结时限最短、维权力度最大、群众满意度最高为标准,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东北环境最优县市。 从严治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强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作用,加强对行政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实干争先,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工作任务,打牢新一轮大发展基础,为早日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站排头和中等城市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